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談「藝游心世界」



社科院USR計畫自從與通識中心協力,一起爭取將鋼琴置入公院119會議室之後,一年來在這個音樂表演的場地就位之後,已經舉辦了多場的專業音樂活動,同時也結合USR計畫的「校園友善接待系列」,邀請榮民、身障、長者、與退休教職員返校欣賞,讓音樂與公益相得益彰,也探索以音樂進行社會實踐的模式,其中重要的幕後推手正是通識中心的林子晴老師。因此6月5日(週三)下午的在地論壇,便邀請到林子晴老師來分享「藝游心世界–校園藝文推廣與社區實踐」,也讓社工所的研究生進一步思考,音樂藝文與社會工作未來如何一起結合。

一開始,林子晴老師便透過荷蘭靜物畫家楊·戴維茨·德·希姆的作品、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以及亞里士多德的「摹仿說」等,引導我們進入討論「什麼是藝術」。緊接著,老師向我們介紹影響她非常深遠的一本書–《製造藝術:論古德曼的藝術哲學》,書中主要在討論美國哲學家古德曼的思想,其中古德曼認為「藝術並非僅是提供令人愉悅的感官享受,它是一套象徵系統(符號),而藝術作品藉由聽覺、視覺、觸覺以及多重感知,以隱喻的象徵系統進行運作」。雖然對於強調實務工作的社工所同學有些抽象,但還是讓我們慢慢進入藝術哲學之旅,思考藝術是甚麼?如何創造藝術?以及如何欣賞藝術?

今天的主題也期待林老師分享她如何在北大校園內推廣藝文活動,於是老師逐一回顧起她曾經在校園內的推動軌跡,一一介紹了表演者、活動內容、新的嘗試、以及老師的心得。例如,從101學年到107學年的通識月活動中,林老師共舉辦了134場藝文活動,內容十分多元,包含多次邀請林老師的「老師、學長姊、學弟妹」等來校表演,或是邀請不同藝文團體的創辦人與靈魂人物,來校舉辦工作坊或是進行藝文講座,也有邀請北大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校園音樂會,或是結合課程與表演工作坊,讓學生與社區民眾能有機會沉浸在藝文的薰陶中。除了舉辦各種藝文活動外,老師在本校開設多堂藝文通識課程,也結合了社科院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像是邀請地方長照中心的長者到學校參加音樂會等,讓長者們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兩廳院就能踏入藝文的「心世界」,尤其具有意義。

我們也特別感受到,老師在提及「細說三鶯兒童劇」,這個結合藝術自主學習與社科院USR計畫的合作案中,老師的情感特別投入,因為這是一項新的教學嘗試、師生彼此投入心力最多、過程延續一整個學期之久、困難度最高,但是成果也最為豐碩;在學期末不僅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發表會,完全由學生自主管理與執行,甚至學期結束之後,還獲得成福國小、龍埔國小、與漢翔幼兒園的邀約,再次加碼演出了三場,可以感受林老師和修課同學在這項課程上的全力投入,也看到大學和社區的關係,在音樂和藝術的介面上正在發展。

最後,林老師也提到她認為藝文活動與通識課在學校推動的困難,例如學生常常將通識課當成營養學分,而忽略深度學習以及與自我對話,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修讀通識課時,不要只做一部份的知識學習,而是能將這些專業以外的事物視為能充實人生的養分。同時老師也分享她與社工專業合作的想法,認為社工往往是面對社會問題的第一線工作者,而且實務現場的情況往往與學術上教的不同,因此建議我們能先透過藝文強壯自己、療癒自己,讓自己有一個東西或事物當作抒發情緒的管道,這樣在藝術領域中(尤其是透過不同性質的音樂)便可找到自己情感可以投射的地方,也才能有更多能量面對複雜難解的社會問題。

林老師最後也預告,她在新的學年將與社工系的劉素芬老師合作,一起合開社區工作與藝術治療的課程,甚至未來社科院的前瞻計畫若再獲教育部補助,她也將嘗試青銀共學的教學設計,有興趣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如此難得的跨界學習機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