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USR計畫簡介

2018-08-15 更新

本計畫名稱為「國立臺北大學在地社會實踐NPO育成與永續計畫:邁向服務、協力及組織化」,計畫主持人為社科院曾敏傑院長,協同主持人分別是院內三個學系的主任,包括陳孝琪(經濟系)、陳婉琪(社會系)、及魏希聖(社工系);此外並且結合社科院內各系所師生共同推動,執行期間自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止。

有鑒於教育部政策鼓勵各大學善盡社會責任,並期許師生落實在地服務與行動實踐,為求大學與社區共同投入本項政策目標,期能建置穩定組織永續推動社會實踐,特規劃本計畫以近三年為期推動,初期結合師生投入在地服務方案(含身障、老人、婦幼、與原住民議題)、中期推動在地組織協力平台、以及最終籌募育成在地非營利組織(NPO)永續推動社會實踐,並成為大學與社區之中介合作組織,結合資源朝向獨立運作之永續平台。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社科院四個系所合計有十餘位教師共同協力合作,也是歷年來社科院教師參與規模最為完整的一次計畫合作。社科院該項計畫以USR為基本架構,並結合課程的在地實作課程,更擴大了師生在地實踐的能量與規模。其中涵蓋了不同的子題計畫屬性,包括有調查計畫、協力計畫、育成計畫、服務計畫、培訓計畫、在地論壇、與社區拜會等。

USR經過一年的執行,計畫的架構也日益完整明朗,主要服務對象可分成特殊弱勢群體,以及一般社區民眾兩類。前者著重開發在地身障、老年、婦幼、以及原住民的服務據點與方案;而後者則是以三峽「北大特區」的社區民眾為對象,並且推動帶狀性的「大學城系列節慶」,透過循環性的節慶活動辦理,運用北大校園內豐富的展演場地,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內容,並透過邀請社區民眾進入校園同樂,以便逐漸將「北大」與「北大特區」融合成國內嶄新的「大學城」生活典範。目前大學城系列節慶已經辦理的項目,包括有北大玩具節、北大童話節、老大人音樂節、魔幻音樂節-宮崎駿篇等,每場活動都吸引在地社區民眾三至五百人參加,預期後續將可扮演北大與在地的交流橋樑。

本計畫預期最終成果為結合社區代表、弱勢人口群代表及校內教職員代表,推動成立可永續執行在地服務方案之非營利組織-社團法人北大社會實踐協會,並透過育成及茁壯該NPO組織,以延續弱勢群體在地化服務之方案,以及繼續推動大學城系列節慶,並期待逐漸擴及其他社會實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