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辛法春老師談「生命的安頓與反思」



銀髮USR計畫的橘子讀書會,繼上次王榮義老師分享專題「愛自己很難嗎?」之後,於3月25日(週二)上午,由歷史系辛法春老師談「生命的安頓與反思」,並且為大家導讀大衛‧里秋(David Richo)的兩本專書:「與過去和好」和「當恐懼遇見愛」,做為延伸閱讀,來呼應「愛自己很難嗎」的主題,並且探索自己內在的恐懼。

當天早上春雨霏霏,來的長者伙伴並未減少,還增加了4位新朋友,尤其治中老哥,是帕金森症患者,在錦昌姐扶助,以及伙伴們撑傘之下,也來到讀書會當中;而83歲的胡秦大姐穿雨衣,坐輪椅,由近80歲的灣娜大姐推著,忍溼漉不便,還是來了。大家熱心參與、學習不倦的精神,令人動容!

課程一開始,王榮義老師託辛老師讓學員用直覺、將生命中的恐懼先寫下,藉由此項動作,引導大家去發現內心的破網,並且正視自我內心的恐懼與根源。大衛‧里秋博士在書中開宗明義就說到:「移情是恐懼最大的來源,其典型是來自童年的經驗與創傷」。今天的上課從寫下恐懼開始,我們就要了解恐懼,也學習面對恐懼。

辛老師首先在課程中舉前總統馬英九為例子,馬前總統說自己的父親如獅子,威嚴而令人恐懼,所以很不願意去提起;連鼎鼎大名的政治人物,看似擁有完美的一切,都有內在不為人知的陰影,更何況是我們一般人呢?今天辛老師就自成一台戲,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分給享大家,並且和書中的概念做結合。辛老師覺得自己的父親像是隻白兔,是活在雲端上的人,儘管如此,她媽媽也並未因爸爸的不負責而離婚或是出走,選擇扛下整個家庭,只為給子女一個擁有雙親的環境;老師長大結婚之後也是,希望給子女最好的,雖然途中仍然出現許多波折與衝突。大家都只不過是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會因為家庭的缺陷而產生恐懼這樣的破網,一直惡性循環下去。

另外,辛老師也分享了一個她在跟王老師諮商時,談及另外一位男士在中年事業有成之時外遇的故事;這名男士出軌的對象,竟是一個有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原因亦然,從小看著母親一人撫養孩子的艱辛,卻無以回報,才錯將憐憫之情變成彌補的親情。老師舉這麼多例子,不是為了要為添油加醋好讓讀書會高朋滿座,而是利用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如果還沒準備與過去和好,危機常常就撲天蓋地而來,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痛。好好的察覺過去、面對它,實際去行動,正是本課程最主要的核心。

恐懼是一個神祕的潘朵拉寶盒,很多人都不願意去打開它、與它對話,但隨著危機的來臨,我們卻變得只能任人宰割,人們陷入循環地閃躲和害怕…。其實恐懼並不那麼可怕,只是我們不了解它,覺得一切都來的突如其來,但它其實是我們身命中的一部份。「無常就是常」淑理阿姨說著,「今天這門課剛好讓她想起有個長輩曾經告訴她的一句話,將這個道理套用在這裡非常適合」。儘管接納恐懼,可能對現有的生活造成影響,覺得不習慣或是不適,但那都是因為我們正在蛻變與成長,但別因此而退縮逃避。有空想想自己的恐懼何在?和過去有何關聯?越早面對恐懼、越早處理它,生命的安頓才能早日到來。

今日課程的最高潮,便是圖書館提供五本蔣勲先生的新書作為摸彩,班上頓時掀起—陣歡樂。閱讀是幫助年長者生命安頓最好的習慣,往内反思生命,往外擴展視角,橘子讀書會大家一起共學、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