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通識中心與社科院USR續推音樂藝文系列



為了強化臺北大學校園以及社區的藝術學習環境,北大通識教育中心與社科院USR計畫在上個學期,舉辦了許多音樂與戲劇性的活動,獲得師生與社區居民的好評。新的學期開始,通識中心將再與社科院USR計畫合作,接續辦理「第17屆通識月藝文活動」,自3月15日(週五)起,共計將有五場臺灣傳統音樂、西方音樂、以及戲曲講座等,尤其這些藝文活動將搭配USR的友善接待系列,也同時邀請在地長者、機構住民、以及退休教職員蒞校欣賞,以音樂和戲劇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歡迎師生與居民踴躍觀賞。

這次「通識月藝文活動」的內容,包括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盧盈妤老師,主講「古、今交融:南管音樂的當代表現」;臺北海鷗劇場的團長宋厚寬導演,主講「下海來做戲」;金曲獎最佳藝術類專輯得主蔡佳璇老師,也將主講「大鍵琴的興衰與再起」;金曲獎最佳演奏獎得主,目前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盧易之老師,則將舉行「詼諧.狂想.改編」講座音樂會;另外,留法鋼琴家林晏馳/張育綺老師,將進行「日安。四手聯彈」講座音樂會,歡迎各界蒞臨!

前兩場臺灣「傳統新唱」講座,首先由北藝大盧盈妤老師的「古、今交融:南管音樂的當代表現」開始;盧老師將帶領大家藉由聆聽南管音樂,試唱南管曲調,來感受這項傳承自漢唐遺風、地球上最古老樂種之一的餘音繞樑及閒適淡雅的情懷,並對於「傳統」音樂提出反思與當代重新詮釋的可能。第二場「下海來做戲」是由3月23-24日於【第六屆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推出新戲《化作北風》的宋厚寬老師,分享自己如何從西方舞台劇編導而下海成為一名「跨界戲曲導演」? 如何在繁複幽深的傳統戲曲藝術中生存下來?而魔幻寫實大師馬奎斯的小說又怎麼跟臺灣歌仔戲扯上關係?這也是臺灣藝術家為「傳統」找出路的心路歷程。

在接下來西方傳統音樂的介紹中,蔡佳璇老師將介紹西方傳統樂器–大鍵琴的興衰與再起。大鍵琴約從14世紀起,即有貴族宮廷的使用紀載,15至18世紀中葉為它的黃金年代,在音樂專業領域被視為重要的獨奏樂器和伴奏樂器,樂團中的大鍵琴家更是常身兼樂團指揮的重責。從社會文化的觀點來看,大鍵琴是王公貴族們甚為喜愛爭相學習的樂器,演奏大鍵琴也曾被視為良好教養少女的必備才能,但因法國大革命的發生,大鍵琴的命運丕變…,直到20世紀初又再興起。為什麼會有如此戲劇化的轉變呢?大鍵琴的起源是甚麼樂器?而又是如何再起?背後又有甚麼有趣的音樂故事呢?大鍵琴家蔡佳璇將透過歷史小故事,深入淺出地帶領大家走過大鍵琴百年精彩的興衰史。

最後二場分別由留德與留法的國際級青年鋼琴家,帶來豐盛的音樂饗宴!盧易之老師畢業於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碩士)及柏林藝術大學(最高演奏家文憑),曾在13項國際及區域大賽中獲獎,演奏足跡遍及維也納金廳、柏林愛樂廳、及臺灣、日本、美國等39個城市的重要音樂廳;這次演出的鋼琴經典曲目有波蘭作曲家蕭邦的第二號詼諧曲作品31、德國作曲家布拉姆斯的詼諧曲作品4、美國作曲家蓋西文的藍色狂想曲外,盧易之老師也帶來自己創作,深受大家喜愛的臺灣民謠改編曲–燒肉粽、桃花過渡。而最後一場,由旅居法國多年,畢業於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院,曾獲法國多項國際大獎的年輕鋼琴家林晏馳/張育綺,以最單純的鋼琴室內樂訴說作曲家比才、聖桑、德布西的法式浪漫,讓音樂真正成為跨文化橋樑。

通識中心與社科院USR邀請您來看戲、聽音樂、一起交流文化。詳細活動資訊請上【北大通識教育中心】粉絲專查詢:https://reurl.cc/XG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