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手機微電影服務隊培訓成果發表



社會科學學院為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推動師生參與在地社會行動,擬定先培訓、後服務的人力運用策略,期待透過訓練研習提升學生服務技能,再媒合進行USR相關的在地服務,已於6月29日招募完成「手機微電影服務隊」,並就約30名來自各系的學生進行培訓。在經過一個暑假的演練之後,於9月28日下午辦理成果發表會,就同學創作完成的四部培訓作品,以及兩部實作作品,由「金穗獎」王慧君導演進行驗收、賞析與建議,繼續朝向推動學生運用手機進行社會實踐的目標。

本次培訓同學計分成四組隊伍,並就社科院USR計畫所關切的老人、身障、婦幼和原住民為主題,分組進行創意製作微電影作品。當日驗收的學生培訓作品,首部作品主題為視障議題,「片名:Elevator」,描述視障者搭乘電梯不便的現象,以懸疑方式呈現,剪輯節奏順暢、配樂精確;第二部作品主題為婦幼議題-家暴目睹兒童,「片名:跌落」,描述家暴目睹兒心理創傷的議題,以漸進鏡頭拍攝,演技和情緒都十分到位;第三部作品主題為婦幼議題-孕婦,「片名:隱形的需求,你看見了嗎?」,透過孕婦角色討論博愛座的社會議題,以對話方式呈現,凸顯現今社會對博愛座的多元看法,並傳達以關懷瞭解取代臆測的建議;第四部作品主題為老人議題,「片名:老人居家照護關懷app–便當傳奇」,描述社工在老人送餐的工作樣態,並加入科技的創新想法,影片最後令人會心一笑。

接著上映實作作品,由進修社工三林仕傑製作,主題為老人議題,「片名:一個人」,描述獨居老人孤單的心境,以一人和多人作畫串聯呈現,拍攝過程遍及三峽校區,廣邀學生和路人分別用一筆作畫,最後合力完成一幅畫作成品。第二部實作由社工四王群製作,作品主題為婦幼議題,「片名:魔幻音樂節」,內容紀錄社科院USR計畫的大學城系列節慶活動–魔幻音樂節,以「巧樂團」演奏的龍貓-豆豆龍一曲貫穿整部作品,收錄巧樂團的表演、兒童和家長溫馨的互動,畫面節奏輕快順暢。

王慧君導演在欣賞完六部作品之後,表示本次受訓的學生在3小時培訓後,所展現出來的拍攝內容、剪輯技巧、鏡頭帶位、配樂、劇情、故事性、創意度等等,都未必會輸給外校大眾傳播系的學生,值得肯定和鼓勵;尤其是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意境、學生演技的逼真,以及創意度等,都引人注目。

王慧君導演也邀請林仕傑同學分享製作心得,林同學表示在製作影片之前,會先構思作品劇情、可以運用的題材、呈現出來的畫面、以及思考如何拍攝等等,一部作品就像是一場旅程,需要事前規劃和過程安排,過程中也可能需要不斷調整,才能誕生出自己滿意的作品。王導演聽完也十分同意,能吸引和提高觀看的重點之一在於「故事性」,雖然製作技術也相當重要,但「故事性」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隨後歷史系辛法春老師也分享林仕傑拍攝的「生命記憶與對話策展」之紀錄片,之後大家也一起觀賞了:社科院的北大玩具節影片、社工二蔡旻書的老大人音樂節影片、社工四王群的社工系志工隊紀錄片,再由王慧君導演一一進行討論,以及提供修正建議;一番專業的評論下來,讓在場各位深刻感受到王導演豐富的實力與經驗。此外,王導演的兒子更親自教學如何使用手機軟體「小影app」,詳細的一一解說剪輯、鏡頭編輯、主題配樂、字幕、素材效果等功能,在場頓時看見每個人都低頭邊聆聽、邊拿手機練習,只為了完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在成果分享會的最後,進修社工三林仕傑同學也將作品「片名:一個人」的畫作捐給社科院,並與社科院曾敏傑院長、王慧君導演等一起合影留念。王慧君導演表示,在這次成果發表會中,從作品看見了本校學生的攝影潛能,更鼓勵本校學生可以自組攝影團隊參賽,一起磨練實力,未來繼續製作出具有社會實踐意涵的作品,而這也正是本次培訓的真正目的,先培訓、後服務。

感謝金穗獎導演王慧君蒞校指導,與社科院共同投入在地社會實踐的人力培訓,用6小時的精華時間,用其豐富的專業經驗傾囊相授,親自指導本校同學。謝謝王導演給了我們一個好的開始和示範,我們也相信用微電影說在地故事…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