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學生觀點「探索、激盪與實踐」 社工碩一 黎麗芳



USR學生觀點「探索、激盪與實踐」 社工碩一 黎麗芳

在臺北大學社工系碩士班研修的過程中,於一年級上學期幸運地透過「社會工作專題」及督導「北大社工系志工隊」的服務,而認識屬於臺北大學社科院的「大學在地社會實踐計畫」(USR);透過課程,我認識了在地三鶯樹地區社會福利服務及學校等組織,藉由督導志工隊,則是了解社工系志願服務如何與在地需求結合與回應。而社會實踐計畫更透過敏傑老師詳細地說明、勾勒出樣貌,而敏傑老師數篇在地社會實踐的新聞稿及活動報導,更是看到院長協力社區的熱度與積極。

下學期很高興能修習到老師開設的「非營利組織管理」,課程安排果然不負期待、十分豐富,走訪多場社區行程,不同於文字的閱讀,只有當我們實際進入及拜訪文化場域(三峽嘉猷學苑、李梅樹紀念館)、社會福利機構(春暉啟能中心、臺北榮民之家)以及接觸社區仕紳大老(前新北市桃子腳國中小王秀雲校長、生才實業的董事長何溪泉先生),學生才有機會用另一個角度和更具生命力的方式認識與了解社區資源;透過本學期課程的學習,讓我更認識一座大學在社區扮演的角色和社會責任,應該將知識、學術成果及師生人力資源與在地互動、合作與共榮,讓師生與社區彼此更貼近。

整學期談到印象深刻的部分可說是不勝枚舉,最令我感到敬佩及想偷學個一招半式的部分,就是敏傑老師拜訪社區大老、團隊或機構時,那從容的態度與氣勢,豐沛的學識及生命經驗,對拜訪單位人事物的事前準備,老師可以言簡意賅地論述社科院在地社會實踐計畫的內容與發展,進而力促社區組織互助合作,並真誠且具任務方向地進行「ㄅㄨㄚˇㄋㄨㄚˋ」(交陪),而這些都是僅能意會卻無法言傳的服務技巧。除了敏傑老師那絢麗燦爛的人際互動與溝通技能外;也看到桃子腳國中小退休的王校長,尊敬校長回饋鄉里服務弱勢兒少的心意,及佩服其「年長,價格想轉換為價值」的心意;而與春暉啟能中心陳美花院長討論院童照顧及發展時,敬佩其奠基豐厚基礎個案服務外,更著力研究發展及國際交流。每次走出學校踏入社區的參訪,都讓自己更建構在地的樣貌,避免對土地的認識僅停留在網頁文宣瀏覽、人云亦云之現況,而在整學期拜訪完三鶯樹社區人力、機構等資源後,如何接續整理和收斂,規劃結合「大學城」的社會實踐系列服務方案及活動,又是一道不簡單的功課。

這學期研修「非營利組織管理」,讓我們有機會以智庫的角度去思考,當自己身為USR計畫的規劃者,如何設計出一份善用臺北大學責任與優勢,結合在地文化及我們社科院服務精神與理念的「在地社會實踐活動」。這次的修課經驗有幸看到敏傑院長許多匠心獨運的發想,也有看到許多學姐、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方式切入,對自己在社區工作與計畫發想之實務有許多啟發,也期許自己能夠對在地歷史更認識,培養地方文化敏感度,發想出更豐富、更多元及更貼近社區與學校需求的USR方案計畫,共同為弱勢關懷齊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