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USR由「社區服務」邁入「社區協力」階段



社科院USR由「社區服務」邁入「社區協力」階段

北大社科院USR計畫名稱為「在地社會實踐NPO育成與永續計畫:邁向服務、協力、及組織化」,終極目標是要育成「社團法人北大社會實踐協會」,以作為臺北大學與社區共同推動在地實踐的平台;為完成這項計畫目標,本就規劃透過「社區服務」以及「社區協力」兩個階段,逐漸推動方能有效達到社團法人「組織化」的目的,因為審慎的經過幾年的在地探索與磨合,才能讓組織的方向、人事、方案、資源、與社會關係等適當到位,也才能確保「組織化」的穩健基礎。在「服務、協力、及組織化」三個進階的規畫一下,社科USR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推動,也將正式由「社區服務」邁入著重「社區協力」的階段。

社科USR計畫自從2017年8月執行至今,第一階段一直是以嘗試推動師生投入「社區服務」為重點,也因此鎖定兩項主軸,一是身障、婦幼、老人、與原住民四類弱勢人口群的方案服務,二是推動「臺北大學城系列節慶活動」,將延展北大玩具節、北大童話節、老大人音樂節、魔幻音樂節—宮崎駿篇、以及管樂節等,用持續性的帶狀節慶,串起北大師生與社區居民的生活關聯與共同情感。而這個階段,計畫的推展以結合「課程」與「社團」為運作方式;而在進入「社區協力」階段之後,計畫的推展將在原有「課程」與「社團」的基礎之上,以「計畫辦公室」與「校外組織」合作作為推動的主力,並且避免暑假期間因課程停開與學生離校而造成計畫執行的停頓。

6月16日(週六)晚上6時,於台北市育成基金會忠孝庇護工場,由社科院召開USR計畫校外顧問會議,出席的學者專家包括有台大社會系薛承泰教授、東吳大學吳明燁教授、台師大人類發展系周麗端主任、以及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陳尚永主任等,顧問們一方面聽取曾敏傑院長的計畫執行概況,同時也就計畫未來發展提出建議。校外顧問們十分認同「臺北大學城系列節慶」的主軸構想,以及透過系列活動的持續執行,將有機會創造國內少見的大學城生活典範,讓「臺北大學」與「北大特區」融合發展,創造大學師生與社區居民共同的社會目標,同時也建議依照原初計畫規劃的期程,開始由「社區服務」進入「社區協力」的著重階段。

曾敏傑院長表示,現階段北大社科院已經開始從單向的「服務社區」,逐漸轉變到與「社區協力」的雙向互動,這些變化從各方回饋的意見與合作中,都開始感受到USR計畫的成果已在社區慢慢發酵。例如,今年已經有高中生因為看到北大社科院USR計畫的廣泛報導,因為認同而來甄試經濟系;社工系劉素芬老師也在社區遇見不知名長者,而長者卻熱切的詢問「社科院那個什麼R的計畫…」,主動攀談了解計畫情形;辦完「老大人音樂節」欣賞桃園竹圍社區長者的來校表演之後,在地長者團體也主動表示下次也要加入表演;發布在Facebook「ibeta 愛北大」上即將於7月8日辦理「魔幻音樂節-宮崎駿篇」的海報,不到一天即有超過百人按「讚」,居民電話也不斷詢問「真的不用報名嗎?」,表達參與活動的熱烈意願;新北市原住民局也來電關切,配合USR計畫該局即將裝修完成一處圖書室空間,而USR何時可以「定時定點」進入隆恩埔文化部落進行閱讀與童書繪本服務?而北大光榮扶輪社也正在規劃一項與USR的年終活動,而日前陪同來訪的孫美蘭秘書,她開設國際歡喜廣告設計公司的「老公老闆」,看到USR計畫成果「鳶山下的社會實踐」之後,更是主動邀請深入詳談。種種例證,顯示令人期待社區端的正面回應,也讓北大與社區的交流可以進入雙向交流。

此外,社科院USR計畫辦公室也開始扮演在地資源媒合的小小平台,包括「部落募書」時居民捐贈的童書、玩具節居民贈送的二手玩具、近日微樂特區老闆張博閔夫婦親自捐送的玩具、加上計畫辦公室轉捐給文化部落兒童的文具、捐給中園天主堂幼兒園的五箱玩具等等,另外更意外的是,也收到幼兒園毛淑媛老師送來一箱香蕉鼓勵大家。

學期也近尾聲了,暑假同學們離校回家度假,在暑假期間少了師生的角色參與,「計畫辦公室」與「校外組織」的合作將是推動的主力,並且成為暑假期間執行的重點。因此我們一方面在期末考之後,趕著辦理「說故事服務隊」與「手機微電影服務隊」的培訓,目前也都已各有30名同學報名參訓;接著我們在暑假期間也將要著重在「社區協力」的平台建置,開展以建立在地組織與USR的連結為重點,一方面讓在地組織更加認識USR計畫的目標與進度,同時也規劃未來USR計畫與在地組織之間的長期合作。

社科院USR活動很豐富而且頻繁,但是助理只有育甄一名;我們2,200本童書也無處可放,只能暫借社工系擺置,等待隆恩埔文化部落的圖書室修繕完畢之後,暑假再來移入部落。預期未來USR計畫社區資源媒合的角色將越來越凸顯,我們也的確需要爭取一些可以持續運作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