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晴老師聯結「社科USR」與「巧樂團」



林子晴老師聯結「社科USR」與「巧樂團」

如果音樂能夠結合社會工作,該是多美好的事。社科院USR已經醞釀這個想法超過半年,也結合研究生與課程研發音樂志工方案,正在慢慢啟動當中。近日更得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相助,有志一同,能量更加壯大,準備盤點校內音樂資源,以及聯結外部音樂團體,一起推動以音樂服務在地弱勢,走出一條以音樂進行社會實踐的新途徑。

林子晴老師為本校唯一具備音樂專長的老師,取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學位,也曾在慈濟大學任教過,目前則是本校通識中心專任副教授,也是晨星鋼琴社的指導老師,長期投入推動本校音樂教育,也辦理廣泛的校園音樂活動。在得知社科院USR規劃以音樂結合社會工作的構想後,特別引薦國內一個特殊的音樂志工團體「巧樂團」;因為這個樂團的鍵盤手鄭元凱,正是本校電資院畢業的研究生,曾經修過林老師的音樂課程,表現極為傑出,事後發現他的指導教授正是陳裕賢老師。

「巧樂團」之所以特別,是在於這個五位年輕人組合的表演團體,自2011年開始,每週三下午固定在台大兒童醫院大廳,以音樂和幻術表演服務兒童與家長,至今沒有中斷。成員包括主旋律陶笛的團長陳若儀(巧克力)、吉他手郭自強(阿強)、鍵盤手鄭元凱(茂伯)、小提琴和節奏張峻豪(子羽)、以及幻術師沈峻宇(小宇)。有這樣令人敬佩的年輕人團體,既組合這麼多音樂元素,又已經長期投入社會服務,肯定應該來拜訪,並且尋求未來的合作吧!

4月29日(週日)上午十時,社科院曾敏傑院長和團員們約在台北桂林路的咖啡店,出席的團員有團長陳若儀、鍵盤手鄭元凱、和特別過來打招呼的小提琴手張峻豪三位。兩個小時的時間,曾院長以社工專業以及USR社會實踐的角度,靜靜的聽著眼前很不一樣的年輕人,談著他們如何一路走來;聽到了「巧樂團」特別的故事,也聽到了團員們在音樂以及服務上的感受與心得。當然,又看到一群有志一同的朋友,更看到大家未來可以一起攜手合作的機會了。

清純脫俗的團長巧克力,從小參加童子軍,童子軍的信念讓她想服務社會,加上自己長期在陶笛上的專業成長與教學,也自然的興起以音樂服務社會的想法;目前也擔任台北陶笛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也在社區大學和音樂教室進行陶笛的教學與推廣,同時也有豐富的陶笛著作和音樂成果出版。

誠摯親切的茂伯,輔大畢業後考上北大資工所,目前正在服研發替代役當中,個性孝順負責,每天清晨要幫忙家裡的早餐店,晚上都是操到半夜才回家,因為科技業的文化這是常態,但他也是從2011年即參加「巧樂團」的志工演出至今。他還回憶說,2011年當天第一次參加志工表演,他就是穿著很不搭調的運動服參加演出,因為…因為…,他是騙家裡說是去打籃球,卻跑來擔任志工啦!

「巧樂團」果然是一個很特別的音樂團體,他們成立團體的目的就是如此單純,一方面以音樂服務弱勢,二方面也追求自我的音樂創新,十分低調、清新、平實。他們的信念不僅持續落實,也感染了學習音樂的學生,因此團長巧克力在北投和蘆荻等社區大學也育成了一些音樂團隊,都已投入運用音樂進行社區服務了。

要靠音樂展演支持一個團體的運作,在台灣目前的環境是有困難的,因此團員們在專業上要自我精進,同時也要有自我維持生計的能力,所以巧克力從事專業的陶笛教學;其他鍵盤手鄭元凱、吉他手郭自強、幻術師沈峻宇,都是軟體工程師;而小提琴手張峻豪則擔任自行車的業務行銷。也因為這樣的組合,「巧樂團」並不追求商業化,一個月平均只接一場商演,其他時候則是延續志工性質的服務。

談到「巧樂團」未來的發展,茂伯也從音樂的角度切入,未來一方面要將曲目精緻化,增加一些曲目的重新編曲,讓老歌或是鄧麗君等膾炙人口的優美歌曲,因為曲目前後的重新編曲,賦予歌曲新的元素與生命。我就不解的問著「老弟,你來做呀」,「對呀,在林子晴老師的課上,我就把十幾個同學組合起來,從新編一編曲,還請林老師幫我伴奏,林老師還願意、還很肯定我耶」。茂伯果然是子晴老師的得意門生,又接著說「再來就是要把爵士樂、更困難的元素和風格帶進來,增加音樂性以及困難度」。

兩個小時,我聽著年輕人談樂團、談音樂、談過去。時間近午,輪到我談未來了,哈哈!這麼特別的一群人、這麼好的音樂團體,怎麼能夠不引介給北大師生呢?迫不及待的敲定了兩場演講,一場先說給進修部社工系的同學聽,一場來三峽和社工系的老師和研究生分享,談談妳們如何用音樂做志工、如何用音樂做社會工作。

其實,社會工作說難也不難,我們總是在媒合「善的循環」,把一群不相關的人媒合在一起。就像子晴老師媒合了「社科USR」與「巧樂團」,也是在做社工呀!謝謝子晴老師,謝謝社工,社會有您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