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顧問觀點--「給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一些建議」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吳明燁教授



USR顧問觀點–「給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一些建議」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吳明燁教授

自去(106)年八月臺北大學社科院啟動USR計畫迄今,短短半年內本人陸續參加多場曾敏傑院長主持的諮詢會,得知該計畫將以兩年為期,達到初期推動師生在地試點服務方案,中期推動在地組織平台,最終籌募在地NPO「社團法人北大社會實踐協會」的目標。說實在,根據大學教授忙於教學研究分身乏術的壓力,以及喜歡藏身學術象牙塔甚於走入人群的習性,我當時並不看好曾院長的雄心大志。但是從過去半年的成果看來,這個計畫不僅順利完成初期的目標,而且透過多元的活動與服務,提高了居民對於臺北大學的親近性,學生也透過親身參與獲得了教室外的學習,可謂一舉數得,令人佩服。

我發現本計畫得以如此成功的一個重點,是所有的服務方案都與相關課程或學生社團結合,既活用教師專業與學生人力,又充分整合各系過去與社區建立的良好關係,做法非常務實而且容易持續推動,值得繼續發揮。

本計畫雖然以弱勢族群為主要的服務對象,但是臺北大學位於三峽特區,附近居民不乏社經地位較高的年輕人口,如何利用大學的資源和這些居民建立良好關係也是重要的。許多社區研究顯示人行道或社區公園等公共空間,都是居民互動或活動的主要場所,有助於提高居民對社區的凝聚力。臺北大學如何善用校園內各種軟硬體設施,在不干擾教學研究的前提下,適度開放與居民共享,成為在地居民的共同空間,是本計畫未來可努力的方向。

最後我想提醒的是,社區是不同人群與各類組織的結合體,組織之間既有自主性又有關聯性,唯有保持平等互惠的夥伴關係,才能走得長遠而穩定。希望本計畫未來成立「社團法人北大社會實踐協會」時,能夠和社區內各組織維持良好的夥伴關係,而不是扮演指導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