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芬老師分析顯示「UFO青銀共學」成效肯定



臺北大學社科院執行中的 UFO 計畫關注「老人與障礙」議題,並以「跨世代、跨領域、跨障礙、跨科技」為培育前瞻社科人才的目標,其中為達到「跨世代」的前瞻目標,並於 108 學年度上學期規劃三門課程,進行「青銀共學」的創新教學實驗。社科院 UFO 計畫與各校 UFO 老人計畫多強調長期照護有所不同,而是更加著重青銀世代的互動與相互學習,並期望能夠讓年輕學子在學校養成跨世代的溝通能力,以便為未來進入高齡化下的勞動市場作準備,從而透過「青銀共學」以達「世代共融」的目標。在經過上學期的實驗教學之後,過程中所收集的相關數據,近日經由社工系劉素芬老師完成分析之後,在五項關鍵指標的前測與後測比較上,計有四項指標達到統計上的顯著,也顯示「青銀共學」實驗教學對於增進學生的長者正向態度有所幫助,顯示未來可以進一步深化推廣。

根據國發會的推估,台灣將於 2026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超高齡化和少子化並存的現象,將對於家庭和社會結構帶來巨大影響,而對於高等教育也同時帶來危機與轉機,包括因為入學人數降低所致大學的經營困境,但同時也因高齡化帶來高教轉型的契機。因此,美國高齡學學會( 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近年來極力主張高教應該迎回高齡學生,一方面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同時也透過校園年齡的多元化,在共學當中創造世代互動與就業準備;此外於 2012 年由愛爾蘭都柏林市立大學所推動的「年齡友善大學運動」( The Age-Friendly University Movement ),也呼應世界衛生組織( WHO )朝向年齡友善國家的倡議,主張高等教育應透過教育、研究、和公共服務來促進老化議題的發展,並且提出高等教育因應老化的行動分針,目前加入這項聯盟的高教機構也橫跨美國、歐洲、與加拿大等,超過了 50 多家大學與組織。

為了回應上述趨勢,社科院 108 年度上學期共有三位老師導入實驗性的「青銀共學」設計,包括有社工系劉素芬老師的「老人社會工作」、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的「客家音樂賞析」、以及歷史系辛法春老師的「服務學習與實踐」等三門課程;翻轉原本單向式的靜態教學模式,並以大衛·庫伯( David kolb )的經驗學習圈理論( experiential learning )為基礎,由授課老師邀請社區長者入班上課、或是帶領學生進入社區與長者互動,提供學生與長者共同學習的互動空間和演練機會,促進學生達到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概念化、和主動實踐的四個學習循環階段。

在青銀共學成效評估方面,並由計畫團隊中的劉素芬老師進行量化與質化的混合研究,以參與課程的學生和長者為資料蒐集對象,以瞭解青銀共學課程設計對於學生和長者在跨世代間的態度,以及交流互動意願上是否有所改變。其中在量化方面,分別於學期初和學期末進行前後測問卷調查,以瞭解學生端在青銀共學介入後是否有差異;除上述三門課程學生外,另外以社工系大一的「社會工作概論」學生為對照組,同時因應受試者的個別差異,學生部分在課堂中進行線上問卷調查,長者部分則在課堂中由助理協助,進行紙本問卷調查。合計學生部分,共有 154 位學生完成問卷前測,110 位學生完成後測,兩次施測皆有回答者學生人數是 110 人;長者部分,35 位長者完成問卷前測,20 位長者完成後測,兩次施測皆有回答長者人數是 14 人。

以參與問卷前測的 154 名學生為例,老人社會工作課程學生有 13 位( 8.4% )、客家音樂賞析課程學生有 51 位( 33.1% )、服務學習與實踐課程學生有 39 位( 25.3% )以及社會工作概論課程學生 51 位( 33.1% );女性受訪者 95 位( 61.7% )多於男性 59 位( 38.3% );年級分布以大一生 85 位( 55.2% )居多,其次為大二生 46 位( 29.9% )、大三生 19 位( 12.3% )、大四生 3 位( 1.9% )、以及大五生僅 1 位( 0.6% )。在與長輩同住經驗中,曾與長者同住者為最多( 71 位,46.1% ),次之為無同住經驗者( 50 位,32.5% ),再次之為目前同住者( 33 位,21.4% )。由上可知,因現代社會家庭結構變遷,三代同堂比率大幅度降低,三成以上學生沒有與長者同住的經驗,連帶也可能影響年輕世代與長輩相處和互動的機會,也讓跨世代之間的互動理解和對話更具意義。

本文就同時參與前後測的 110 位同學為分析對象,並以五項題目用來測量學生與長者的互動意向態度,題目分別為「我和老年人有很多互動經驗(例如一起出遊、工作和參與課程或活動)」、「我和老年人相處很自然,不會感到不自在」、「和老年人一起活動,讓我感到愉快且有所成長」、「我樂意和老年人分享經驗,提供他們有用的知識」、「我認為高齡世代也有年輕人可以學習的地方,應該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而該五題的測量採六點量表,分別以「非常同意」為 1 分、「同意」為 2 分、「有點同意」為 3 分、「有點不同意」為 4 分、「不同意」為 5 分、「非常不同意」為 6 分;得分越低,代表「與老人的互動行為意向」越正向,而得分越高,則代表越負向。

經檢視該五項關鍵指標前後測之平均得分,顯示所有題項之後測分數皆有減少,並再經成對樣本 T 檢定結果顯示,五項題項的 T 檢定計有四項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顯示學生整體經由青銀共學一學期之後,透過長者參與課程,使得學生對於和長者互動態度更加正向。例如學期前後測差異的假設檢定結果如下:「我和老年人有很多互動經驗」( t(85) = 5.42 , p <.001)、「我和老年人相處很自然,不會感到不自在」( t(85) = 3.84 , p <.001)、「和老年人一起活動,讓我感到愉快且有所成長」( t(85) = 5.11, p <.001)、「我樂意和老年人分享經驗,提供他們有用的知識」(t(85) = 3.86 , p <.001)。至於沒有顯著的一項題項,則是「我認為高齡世代也有年輕人可以學習的地方,應該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 t(85) = 1.78 , p = .078),雖然這題沒能通過假設檢定,但是平均數也由 1.89 降低為 1.74,也是朝著正向的方向變化。

此外,在後測問卷題項中也增列一題「我認為和社區長者一起上課,對我的學習有幫助」,用於瞭解學期結束後,學生認為與長者共學是否有所幫助。問項為六點量表(仍採非常同意為 1 分至非常不同意為 6 分),結果平均得分為 1.9 ( SD = 0.703 ),其中答非常同意者 32 位( 20.8% ),同意者 58 位( 37.7% ),有點同意者 19 位( 12.3% ),也顯示約七成左右的學生肯定本次青銀共學課程對其學習成果有幫助。

劉素芬老師進一步比較了介入組(三門青銀共學)與對照組(社工概論)在各關鍵指標上前後測的差異,結果可以歸納如表一所示。顯示三門青銀共學課程學生(介入組)在「對老人的態度」量表前後測分數有顯著的不同,而社會工作概論課程學生(對照組)則未有顯著差異;從平均數來看,學生對於老人的態度之後測分數比前測為低,代表對老人的態度愈正向,顯示學生對於老人的態度經過課程介入有更正面的趨勢。綜合而言,介入組對老人的態度量表和與長者的互動意向問項皆有顯著的差異,而對照組幾乎沒有,顯示青銀共學課程的介入對於學生看待老人的態度,以及與長者互動的意願皆有明顯的正向影響。若從單一課程觀之,客家音樂賞析課程的介入成效表現最佳,除了自我效能變項之外,其它所有變項皆有明顯的改善,其原因未來可透過質化資料進一步瞭解青銀活動設計是否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