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論壇 48》高小筑老師分享「青少年學生的社區關懷」



社科院 USR 計畫在地論壇的第 48 場,於 5 月 11 日下午三時,邀請到北大高中的歷史科高小筑老師,和大家分享與學生共同發起的公民行動方案-77885、99401;請請幫幫我,救救樹林人。此次青少年公民行動方案的緣起,在於 103 年創辦北大高中以來,學生們一直困擾著「通勤」的問題,學生們因為大多使用 885 路線公車,從樹林區來到北大高中就讀,但在路途遙遠的情況下,通勤時間相當的長,不僅要趕上第一班從樹林火車站發車的公車,還要忍受通勤裡帶來的擁擠與不便。錯過了第一班公車,就意味著遲到的結果,因此每天的舟車勞頓,使學生們身心俱疲,甚至為此受了皮肉之傷,但這卻是從樹林區通勤至北大高中同學們共同的「日常」。身為班導的高小筑老師聽著同學的抱怨,想到身為社會科老師的自己,可不可以帶著學生做些什麼事,除了抱怨學校、公車班次等等,是不是可以做具體的行動來改變這樣的「通勤」窘境;於是高小筑老師開始帶著學生們思考怎麼做、如何做,也從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

「有願、有力,才有可能出現改變」高小筑老師說道。首先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們發現問題,如果要改變就需要了解:有哪些校內的其他學生也有同樣的問題,為此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透過設計問卷瞭解校內學生如何看待此問題、問題發生的原因,也訪談學長姐與校內行政人員、校長、創校校長等,對基本的問題做深入性的探討。最後他們發現:1、時間問題:只能搭第一班車;2、距離問題:站牌距離學校過遠;3、安全問題:885 公車車內過度擁擠;這些問題從北大高中創校以來一直都有,不僅如此,高老師還向學校註冊組取得住在樹林區學生人數統計進行分析,並經由訪談、數據調查等,最後得出了議題的目標族群-在樹林區搭 885 通勤的北大高中學生。

瞭解議題的困境後,再來就進入可行的「解決方案」,首先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去找了公車公司、向家長會長表達問題、拜訪里長與經建課課長等等,找尋可以協助解決問題的人。學生們透過一一的拜訪,從大人們的口中得知司機人員短缺、教育局陳情未果、經費不足等原因,才知道原先預期的解決方案,執行困難度非常高,也與當初自身想改變的目標是不同的走向。通過與各方人士的對談,由區公所經建課課長的建議找上了議員、委員等,學生們向民意代表表達了自己的需求,藉由他們與各負責單位的共同開會討論出可行方法,最後為自己爭取到了 885 路線的跳蛙公車增設,也解決了時間、距離、安全的問題。雖然與原先期待可以增開 802 公車副線的目標不同,但是經由學習和實做,學生們不僅改善了自身的問題,也學會了如何解決問題。

公民行動小組的學生成員有十名,中間也經歷不同的挑戰,但是都在老師的陪伴下,一步一步地克服。老師提到原本以為學生可能會因為外在干擾而放棄,像是他人的閒言閒語、各種外務與考試衝突等,可是因為有同學說「我想要讓以後的學弟妹也可以安心上學」,所以大家都堅持下來了。最後高小筑老師分享從這項經驗得到的啟示:「能夠改變生活周遭已經很不簡單」、「勇於尋找外界資源」、「面對外界資源:互利,才能共生」,以及最後也最重要的「有願、有力,才有可能出現改變」。

從高老師的言談中,我們不難發覺高老師的話語裡不僅有智慧、還伴隨著幽默,而經由高小筑老師與北大高中學生身上,我們更學習到「行動是改變的開始」,關懷社會不需要多大的能力或權利,而是從自己出發。北大高中與臺北大學都是在地社區的指標性學府,透過師生走出校園、融入在地、改變社會,正是學生在地實踐的具體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