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芬老師於教育部 UFO 工作坊分享「青銀共學」



教育部 UFO 計畫總辦於 2020 年 4 月 25 日,於台中沙鹿好好園館舉辦「跨域產學實踐:以長照為個案」工作坊,邀請靜宜大學紀金山教授、輔仁大學黃揚名教授、及公共電視台節目製作人周傳久先生擔任講師,向計畫團隊們分享高齡議題的作為與觀察。同時也邀請各校與老人和長照相關的 UFO 團隊,一起分享各校的計畫特色與內容,本校由社工系劉素芬老師帶領四位 USR 和 UFO 計畫助理參與,並由劉素芬老師分享本校推動三門「青銀共學實驗課程」的執行成果。

首場由靜宜大學紀金山教授主講,講述靜宜大學如何將 USR 與產學合作計畫結合,創造跨領域的產學合作場域。紀教授表示過去曾經與政大熊瑞梅教授共同執行一項關於長照機構的研究計畫,在參訪機構後開始思考-人老了之後真的要在一張床與一個小櫃子的空間中度過餘生嗎?難道沒有更舒適、更有尊嚴的老年生活嗎?為了找到解方,紀教授長年耕耘於老人福利研究,發現依照現有的長照體系,是無法支撐未來超高齡社會的長者照護;紀教授也舉例,當他年老開始使用長照資源時,臺灣的扶養比已接近 1 名勞力人口扶養 1 名長者,此時的長照系統已不敷使用,甚至早已面臨崩潰。

紀教授因此認為與其仰賴長照系統,不如強化社區照護功能,讓健康長者出來協助照護不健康長者或身心障礙者,以減輕居家照護的負擔,因此於 2004 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更於 2014 年成立「有本股份有限公司」,透過 NPO 及社會企業,整合學校、社會及社區資源成立在地老化支持團體。而在成立社會企業時,靜宜大學也大力贊助經費,是社會企業得以成立的關鍵,為了提升社會企業自給自足能力,也創立了「有本生活坊」、「好好聚落」、「好好園館」等事業。其中好好園館是紀教授參考國外的老人社區後,引入臺灣落實尊嚴老化的關鍵事業,內容結合了青銀共居、再職共生、住宅服務、專業照護等面向,讓居民能夠相互創造一個互惠共生的社區體系。

紀教授提到在經營社會企業以及創建好好園館的過程中,碰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也因此創造出靜宜大學學生實習的良好場域,社會企業不只成為社工系學生實習的地方,也是法律系、資訊系等不同領域學生實習的場所。學生可以在場域中合作完成不同的任務,例如好好園館的創建需要財經法律的學生協助與銀行討論借貸事宜,資訊系學生能夠創建網路平台作為長者在工作坊中的產品銷售,社工系學生能夠在園館中照護長者,給與生活支持。因此,一項專案中便結合不同領域的學生合力完成,學生學習到如何進行跨域合作,更從實踐中培養領導跨域團體和執行專案的能力。

第二場由輔仁大學黃揚名教授主講,黃教授將長者依照護方式分為四類,分別是全日照、日照、喘息照護與亞健康;黃教授提到全日照、日照與喘息照護的長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失能狀況,因此需要照服員或看護照顧,因此政府花費極為龐大的預算在長照上,但社會大眾與政府卻忽視亞健康長者的重要性。亞健康長者就是正處於從健康到患病的過程,若能延長亞健康長者的身體機能,使其不要這麼快進入患病階段,就能大幅的減輕長照與健保體系的負擔,不僅要做健康促進,更要促進長者社會支持,避免長者孤獨在家。

然而政府以及教育體系對於高齡議題始終著眼於長照,並不願意走出長照領域去關注亞健康長者,此外多數教授與學生在研發產品時,也疏於關注亞健康長者的需求,即便是製作給需要照護的長者運用之產品,產品本身也是乏善可陳。黃教授即舉例,許多學生在進行高齡產品開發時,最喜歡做提醒吃藥的 APP,但這項 APP 必須先手動輸入要吃的藥品名稱、吃的頻率等,對長者而言並不好操作;此外,多數患病的長者並不喜歡吃藥,因此提醒吃藥的 APP 至今仍未真正解決高齡的問題。再者學生或業界在開發高齡產品時,常常將自己認為的高齡需求當成真正的高齡需求,製作出來的產品都是自以為最適合長者,卻忽略了使用者的觀點,也因此許多從事高齡產品開發的企業少之又少,因為這些開發者從來就不曾去瞭解長者的真正需求為何。

黃教授認為在人才培育上,不應該一昧要求學生創造愈發精密的科技產品,卻忽略終端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這樣本末倒置的教育,只會讓臺灣在面對超高齡社會時更加手足無措;另外,黃教授也點出許多學校往往向政府申請計畫案投入研發高齡產品,但往往數個計劃所做的工作幾乎相同,導致政府資源不斷浪費,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在高齡產品的研發上,始終落後於國際甚至是中國。學校在培育人才時,不但要著重使用者體驗的培養,更要培養教授們跨校合作的能力,若教授自己不願意與他人合作,那怎麼有能力教學生要和他人合作?

最後由公共電視台的節目製作人周傳久先生主講,他向眾人剖析臺灣高齡照護的精進方向。周先生先舉出照護員所出現的弊端作為案例,如照護員進行居家訪視時不會與個案對話,只協助打掃家庭;或是照護員僅須接受 90 小時的培育即可執業;臺灣每年花費大量金錢培訓照護員,但卻只有 20 % 左右的人有投入照護行業…等實例。周先生提到過去參訪歐洲國家時,這些國家的照護員培育時間大多需要數年之久,與臺灣 90 小時的培訓時間相比,顯得臺灣過於草率,這樣的培訓形同將長者曝露在極高的風險之下,怎能令家屬安心?

周先生也提到,歐洲在培育高齡人才時,教授不會限制學生該課程一定要做共同的事情,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場域進行實作,並從中鍛鍊自身的能力;舉例而言,一堂課的學生可以去做障礙照護、失智照護、失能照護等,不會要求學生只進行單一操作,讓學生更有意願深入學習。此外,周先生也提到在荷蘭一名大學教授與學生們主修社工,但卻去學習建築的知識,為的是能夠為地方設計出一個適合給長者居住的空間,這些學生透過感興趣的議題,引發他們自主學習其他領域的動機,並加以實踐,也從實做中培育跨領域的能力。周先生也希望臺灣的大學教育能夠仿效歐洲大學,努力提升學生求知的動機。最後,周先生認為在人才培育上,政府應負擔最主要的角色去改造既有的教育結構,讓整體教育更專業化,雖然結構面的問題已超出大學所能處理的範疇,但周先生仍指出提升學生求學的慾望是學校要高度重視的。

此次的工作坊主軸聚焦在高齡議題的人才培育,黃揚名教授提到未來高齡人才的培育應該要先瞭解高齡者需求,高齡產業才能引領一波潮流,高齡人才在掌握高齡需求之後,方能在各個領域中脫穎而出;這一點觀察正和本校 UFO 計畫推行的青銀共學、青銀共餐、與生命力藝廊的用意相符合,都希望透過青銀互動以及高齡與障礙之作品,讓學生從中培養人文關懷(如友善高齡、世代共融、青銀合作)之能力。

劉素芬教授則分享本校推動三門「青銀共學實驗課程」的執行成果,在社科院 UFO 計畫的整合之下,於上學期有通識中心的林子晴老師、歷史系辛法春老師、以及社工系劉素芬老師一同參與,並且透過學期前和學期末的問卷調查,了解青銀學生的看法和改變。這三項課程,合計有 107 位同學修課,而參與的在地長者則有 27 人;三位老師課程內容不同,但都共同創造長者進入課程與學生共學上課。課程結束後,發現 71 % 學生肯定青銀共學對其學習有幫助,同時也看到對老人的態度、與長者互動的頻率、與長者相處的自然程度、與長者一起活動的成長、樂意與長者分享經驗與知識、以及增加跨世代間互動機會等,在不同課程中都有前後測上的統計顯著差異,也對於青銀共學的成效有了初步的輪廓,未來極具教學推廣的價值。

在劉素芬老師報告青銀共學執行成果後,講者也回饋表示青銀共學是一個有意義的起點,教師退居二線成為輔導,從旁協助重構學生對長輩的認知,減少年齡歧視與刻板印象,學生可以透過課程學習對待長者的方式,並提前培育未來高齡社會的職場競爭力。周傳久先生即認為青銀共學可以朝向更友善的方式推動,可以與學校合作讓社區長者選擇一門有興趣的研究領域,可以是法律議題、經濟議題或社會議題等,並由學校媒合教授、研究生或大學生去教導長者,而學生在教學的時候,一方面能夠強化自身對知識的瞭解,一方面也能夠促進青銀互動。也有講師在演講時提到,在教學中若透過議題導向式教學,將更能夠強化學生求知的慾望,學生也更能主動進行跨領域的學習,學習成效也會比教師講課更好,這也是本校 UFO 計畫在「學生自學計畫」中想營造的自學氛圍。

社科院從 USR 計畫到 UFO 計畫,長期關注「大學」與「社區」的交集,並且聚焦在高齡議題,透過青銀共學、青銀共餐、以及青銀共融的推動,讓世代之間看到彼此的價值,也發展年齡友善的校園。在這一次工作坊當中,我們聽到高齡議題先驅者的經驗,也分享我們在三鶯地區的本土實驗,思緒激盪,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