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讀書會」邀宇宙光葉貞屏總幹事錄影演講



橘子讀書會在社科院 USR 計劃的支持之下,透過邀請北大社區 50 歲以上長者定期辦理活動,過去也都維持每月兩次在圖書館 6 樓,大家—起閱讀新書,也一起聆聽專家的演講。在多年穩定的基礎之上,108 學年第 2 學期展開新的規劃,主軸定位在「跨越生命的困頓」,並開放給通識課(宗教與人生)的同學—起參與,進一步促進青銀共學,探索生命的議題。本學期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有所調整,改由辛法春老師帶著 3 位助理,走訪規劃的演講者,由他們分享生命中的困頓,以及如何憑藉著信念來跨越,希望這樣的轉折引領我們有更多的仰望和反思。第一場錄影演講邀請到宇宙光葉貞屏總幹事,葉總幹事三年前才從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諮商系退休,接著便接下總幹事的重任。

不管哪個年齡層都會遇到生命的困頓,因此「面對困頓」將是我們一生中都需要學習的課題;其實人們所面臨的困頓都十分類似,比如此次疫情便是所有人都難以逃避的作業。葉老師和大家分享在面對疫情時,她是如何完成這張每人被迫拿到的作業,從中透過錄影給我們新的看法和啟發。

葉老師用「以終為始」四個字做開場。人來到世上,生活中總會面臨決策、以及決策的時候,而此次外在環境的巨變,讓我們瀕臨在選擇中循環。老師透過基督信仰的架構給我們一個做抉擇時目標的參照,讓我們思考人生最終的結果是什麼,路的盡頭又是什麼。

生命的死亡,並不是終點,從更長遠的終點來說,基督信仰裡看的是永遠的生命。人死後,耶穌給我們一個沒有悲傷、沒有眼淚、沒有病痛的世界,讓生命在那裡繼續生活下去。假設我們的目標是永遠的生命,有永生的目標跟盼望時,便可以知道現在生活的一切都是暫時的,它都會過去。將永生和現實生活中做連結,也可以在待人處事上更清明、更有智慧。

新冠病毒迫使我們去面對平日逃避的問題,我們不得不去面對它,越是緊急也越讓我們明白-人生做事的先後順序;重新檢視步調:什麼該放、什麼非拿不可。結合前面永生的角度來看,老師對人與人之間愛的聯繫有強烈的省思,並舉了女兒居家隔離的例子;身體上的隔離讓心靈的距離更加靠近,讓她感受到更強烈的愛。反觀居家隔離後頻頻爆出家暴離婚的案例,老師覺得自己慶幸、但也有許多不捨。股神巴菲特曾說過「成功的人是你愛的人他也愛你」,因此在老師的生命中,她希望可以愛的更多,為愛努力。那麼你呢?

生命中總是一翻兩面,好的、壞的都會過去,好的我們珍惜,不好的我們面對。接下來老師也談到她如何面對困境的過程。葉老師表示,她本身因為工作是諮商師,加上自己的孩子亮亮是唐寶寶,目前先生也在面臨癌症第四期,她一路上陪伴了許多身在苦痛的人,因此得出了這幾個人生常理,讓我們在困境中還能苦中作樂,享受困境帶給我們的美好。

第一,設最小的期待,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快的交託。期待要合乎中道,不然疲於奔命沒有成果;即便努力過了,我們也不要抱著太大的期望,然後把最後的成敗交給上帝。沒有人有這樣強大的意志力去面對天災人禍、以及自己的軟弱,我們要有能夠交託重擔的對象,那就是上帝。一般人能夠做的只有陪伴,每個人身上都有太多的重擔要扛,但上帝超過我們很多,我們能夠放心交給祂。

第二,為每一個當下設定可成功的目標。例如她在陪伴她的唐寶寶時,設定了一個目標,就是享受一起學習的過程,這個目標使老師每次在面對唐寶寶學習緩慢感到挫折時,卻是推使她前進的動力。第三,照顧自己的全人健康。唯有自己健康了,我們才能照顧別人。此次疫情,我們能夠做的便是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別人強求不來,也是你現在最可以做的。你的健康,對自己和對周遭的人都很重要。第四,愛在心要口常開。這是小兒子教會葉老師的,常常表達愛與鼓勵,看似小細節的行動,卻能大大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正能量和幸福感。

最後,老師也舉一個例子。使徒保羅說:「常常喜樂(joy),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喜樂跟環境是沒有關係的,當我們把未來看得得勝,所有的困難與困頓都變的非常渺小;透過禱告,把重擔交託給上帝。葉老師非常虔誠,時常禱告;身為人母總是對孩子有無數的擔心和掛念,但她祈求上帝將她的擔心轉化成祝福與相信,使老師的內心得以安息。老師鼓勵我們禱告,不是迷信,是希望我們亦得到解脫。 凡事謝恩,改變我們看待事情的眼光;使我們不執著於事物醜陋黑暗的一面,而是美善的一面,然後發自內心感激它、珍惜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其實,困頓不需要跨越,我們只要學習與它共存。老師一再重複保羅的話,便是提醒我們每件事都有值得祝福、學習的地方,我們不需要跳過、排斥它,而是與它一起成長。這樣你就算深陷泥淖中,也能時常感到喜樂與富足。因為疫情,也讓我們有一場不一樣的錄影演講,人生中充滿不斷的意外與驚喜,就讓我們慢慢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