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 講堂之六—曾敏傑教授談「從USR在地實踐到UFO友善高齡」



臺北大學社科院 UFO 計畫的第六場「UFO 講堂」,由社工系曾敏傑老師來分享「從 USR 在地實踐到 UFO 友善高齡」,也是針對過去三年多來,在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實踐( USR )計畫」和「人社科學前瞻人才培育( UFO )計畫」的重點回顧,看看三年多的軌跡中,兩個計畫有何不同、如何銜接、又究竟可以產生甚麼效果。這學期因為疫情的關係,社科院 USR 和 UFO 計畫也都受到影響,許多原初的規劃都需要改變、修正、或是延緩,包括上學期已經開始產生跨域交流成果的 UFO 講堂,也暫以書面和專題報導的方式來進行,避免群聚,也讓計畫的跨域平台可以延續。

曾敏傑老師表示,教育部自 2017 年 8 月試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USR )計畫」,鼓勵各大學帶領師生走出校園,以具體行動回饋社區、參與社會,並回應各項社會問題的解決,政策目的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引導大專校院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並透過人文關懷與協助解決區域問題來善盡社會責任。當時擔任社科院院長的他,一方面感於社科院在社會實踐議題上責無旁貸,二來也希望透過執行計畫,引進外部資源協助院的實體化,因此提出「國立臺北大學在地社會實踐 NPO 育成與永續計畫:邁向服務、協力、及組織化」,而這項計畫也一路執行到 2019 年 12 月底結束。

執行 USR 計畫初期最大的困難,在於大學傳統以教學與研究為主,老師與行政人員習慣以教育與服務學生為主軸,多數對於服務與實踐不了解,對於教育部的政策缺乏認識,而對於大學與在地社區的經營也缺少認同,因此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溝通與說服;還好在拜託許多老師之後,嘗試在課程中融入在地性與應用性議題,以及結合學生的學習和參與角色,社科院也有了 14 位老師共同參與 USR 計畫,也讓「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的目標,可以透過老師的課程加以落實。

USR 計畫的第二項困難,便是老師開課有其慣性,多數科目都是一學年開授一次,換言之,初步把課程與學生實踐結合之後,第二個學期就產生空檔,使得社區關係與實踐內涵中斷,無法持續性的運作或深化。而為解決課程與實踐中斷的問題,只好設計讓計畫辦公室更積極的補位,透過開發獨立執行、承載、以及管理方案的能力,而不是只依賴課程的結合;也因此計畫助理的工作就不只是數據的彙整、帳務的核銷、以及書面結案的提交,而是要用組織性的方式從規劃、聯繫、管理、執行、協力、紀錄、行銷、到延續,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和穩定的機制,才能讓計畫不致只是熱鬧,是真的可以幫助學生與社區的。這樣的轉折,需要助理投入繁複的工作當中,但也因此看到本校畢業生的優秀素質,從中培育出多位優秀的助理。

USR 計畫聚焦在高齡、身障、婦幼、與原住民四個人口群的在地需求,並且逐漸擴及以社區整體為對象,在嘗試與課程、與社區、與學生社團合作之後,也自行推展一些具特色的方案,時間一久,也的確看到延續性的價值,包括已經辦理 47 場的「在地論壇」、吸引超過八千民眾參加的「大學城系列節慶」、展現弱勢關懷的 15 場「校園友善接待」、以及進入 14 個集合式大樓的「USR 成果巡迴展」等,當然還包括聖誕節出現在校門兩次的聖誕樹。其中難能可貴的是,在一邊執行計畫之餘,也陸續出版了六冊「鳶山下的社會實踐」系列專書,以超過 60 萬言的文字與相片,呈現學生的參與心得、創發的方案、與計畫執行成果,為在地實踐留下完整的紀錄。

在 2017 年提案之時,教育部尚不強調社會實踐的永續性,但是我們當時即以永續性為目標,並且進行規劃,主要考量是希望好不容易滾動出來的社區關係與方案成果不致中斷,而在計畫結束前育成的「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便是計畫中規劃的中介組織;透過邀請北大教授、社區代表、與捐助人一起合作治理協會,同時也募集了192萬元指定捐款進入校務基金,用來延續未來大學與社區之間的動能。協會在去年底成立之後,日前也獲得社區張志光先生第一筆30萬元的捐款,而社工系兩位學生因疫情無法進入機構實習,也由「鳶山協會」輔導進行在地實習,這都讓USR計畫結束之後,大學與社區的關係可以延續。

至於後來為何又研提教育部的「人社科學前瞻人才培育( UFO )計畫」呢?原來在 2018 年 10 月 11 日下午,USR 計畫與中嘉新聞合辦了「不老時光機」首映會,結束之後曾老師與六、七位同學一起走在校園,同學表達了許多感觸:包括老人原來可以這麼健康!老人也可以這麼有活力!看到這些在地老人、讓我想到當時我的爺爺奶奶如果可以…,應該有多好。這讓曾老師深切感受到世代之間的鴻溝與距離,他才了解原來大學生是如此看待老人的、如果我們可以促成青銀互動、世代共融,一定很有意義!因此針對在地老人議題,又提出了兩期的校內特色領域計畫,分別是「三鶯樹地區老人整合服務計畫-以國立臺北大學校園為核心」、「臺北大學城銀髮整合服務計畫」,進一步結合了法學院、歷史系、和通識中心的老師一起合作;透過對在地老人的調查、學生對老人議題的研究、以及學生與長者對計畫的回饋等,也更加掌握大學可以為長者做甚麼,以及長者可以貢獻大學甚麼。

教育部資科司於 2019 年 2 月推出「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 University Foresight Education Project, UFO )第零期,並於 9 月推出第一期計畫,主要目的在鼓勵大學以 2030 年為願景,透過適當環境與機制之營造、鼓勵研教合一之跨域師資、推動共享之教師成長社群等方式,以科技前瞻議題為主軸,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學生具備知識創新、融通、整合及應用之能力。社科院也基於過去執行 USR 計畫及老人 USR 計畫為基礎,結合電機資訊學院與跨學院的師資,針對「高齡與障礙」為前瞻議題,提出了「以科技鑲嵌高齡與障礙研究之前瞻人才培育計劃:邁向實踐、教學、與研究的整合」,規劃透過社會、人文與科技元素的結合,朝向以「高齡與障礙」為特色的組織再造與人才培育,最終希望培育學生能達到科技服務、弱勢關懷、跨域學習、在地應用、教研合一、與青銀共融的前瞻目標。這項 UFO 計畫經過上學期的密集執行之後,也已初具成果,尤其是從 USR 計畫強調的社區服務與實踐層次,提升到教學、研究、環境、學制、學程、與學生就業力等議題。

社科院 UFO 計畫在執行中不斷滾動修正,也更加聚焦在以「高齡與障礙」為前瞻議題,以「跨領域、跨科技、跨世代、跨障礙」為目標,並培育學生具備「人文關懷、跨域整合、科技運用、自主學習、溝通表達、團隊合作、批判思考」之前瞻能力。許多具特色的主軸也慢慢浮現,其中一項即是結合歷史系辛法春、通識中心林子晴、與社工系劉素芬老師的三門「青銀共學實驗課程」。三位老師過去都參與過USR計畫,這次更是拔刀相助,一起將「跨世代」的構想導入教學情境,讓「長者進入教室」、「阿公阿媽是我同學」、甚至還有「銀髮助教」提供教學協助,讓教室變成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也是一個真實的社會情境,嘗試提供學生傳統的學習角色之外,也有更多社會的學習角色與世代分享。這些課程實驗所收集的量化與質化資料,顯示青銀學生都十分認同,同時「學期前」與「學期末」的前後測比較也顯示,世代觀感更趨正面,這些實驗性的成果都十分令人振奮,未來也會在後續的「UFO 講堂」中再加以報導。

上學期推出試辦的「學生自主學習實驗計畫」,也獲得學生團隊的響應。這項計畫以高齡與障礙為方向,內容可分為「研究型、學習型與實踐型」三類,在老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擬定題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表達溝通、人文關懷等能力。目前已有三組團隊通過審查並執行中,分別為電資院「ESA Lab 長者平衡力評估系統計畫」(研究型)、經濟系「E-major 數位人文學習網頁服務 UI-UX 計畫」(學習型)、以及社工系「世代共融研究計畫」(研究型與實踐型)。

另於第一期計畫期間也結合電資院發展三項科技服務方案,分別為電資院林伯星教授的「穿戴式系統之社會實踐」、林道通教授的「失智症評估系統-畫鐘測試」、以及社科院張菁芬教授的「科技舉手環」。結合教授的研發團隊以及社科院學生,共同於北大周邊的老人機構進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協助電資院團隊收案評估系統準確性,二方面讓社科院學生在操作科技產品的同時,有助於學生瞭解科技產品來進行科技應用與服務,三方面也可以讓北大師生對於在地機構有更多貢獻。

UFO 講堂也開始扮演科技與社會人文對話的平台,上學期已舉辦4場 UFO 講堂,邀請電資院林伯星與林道通兩位教授,來講述科技研發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邀請社工系張菁芬教授介紹開發科技手環的過程,社科院在開發產品上最大的困難在於沒有科技相關背景,與工程師討論產品設計時很難清晰的表達;最後更邀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曾家達教授前來演講過去 20 多年的跨領域成果,其整合神經科學、醫學、社會科學、哲學、美學等領域,開發出「知行易徑」理論,也向眾人介紹跨領域心得,以及「知行易徑」理論之實踐效用。透過 UFO 講堂老師們認識跨領域的重要,也讓產學得以交流,並開始討論後續研究如何在附近機構內執行,參與的在地機構即包括有三峽台北榮家、北大公托中心、佳醫公托中心等。

「青銀共餐」則是一項實驗性的方案,在法鼓山釋常炬法師的支持之下,招募 10 名學生及 10 名長者一同至北大附近的法鼓山共修處,進行共製麵包及共餐。經過一個學期共5次的共餐之後,透過學生回饋瞭解到,青銀共餐的實驗讓學生改變過往對長者的既定印象,也讓學生更願意與長者相處、互動,未來也規劃將從共餐擴及青銀共樂,戶外共學等,讓青銀共同在教室外的地方參與活動,包括圓夢計畫、園藝計畫、共遊計畫等,更積極的促進世代融合。

UFO 計畫也透過「生命力藝廊-罕見篇」的營造,將社科院打造成具人文關懷精神的場域,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將罕見疾病兒童的畫作及生命故事,置入社科院一樓大廳永久展示。這 31 幅作品都是罹患罕病的身障兒童,接受 USR 計畫邀請參與本校 70 週年校園寫生的作品,目前已經準備陳列在社科院,期許疫情結束之後,社科院學子在欣賞和觀看罕病兒童的畫作與生命故事後,能經由藝術品的欣賞進入對生命故事的體會,逐步培養學生人文與社會關懷的精神。

美國高齡學學會(The 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在 2019 年的通訊中,便以「高等教育與老化:年齡友善運動」為專題,主張在面對全世界高齡化的趨勢下,高等教育機構應該正視這項契機,在教育機會、教學、研究與社區推廣上,發展創新的方案來提升校園的「年齡友善」程度,同時大學機構也可以透過「青銀共學」(by bring younger and older learners together in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將高齡教育延伸至學生學習,使其了解高齡現象,並促進世代融合。美國高齡學學會也明確的指出:「年齡多元化校園(age diversity campus)可以促使學生與高齡學生在自然的情境中互動,當年齡多元化與跨世代想法的交換成為課堂經驗,高齡學生可為環境、政治、人權等廣泛學術課題帶入能量;長此以往,年齡友善與多元化的校園,也可凸顯和降低年齡歧視,因為年齡歧視便是由於年齡區隔化的環境,使得學習者無法在老化的多元向度中互動,並且感受世代關係的價值。因此,校園中高齡學生數量的增加,也是面對老化的積極作為」。

從 2017 年 8 月投入 USR 計畫進行在地實踐,一直到目前執行中的 UFO 計畫聚焦在高齡與障礙議題,曾敏傑老師表示,過去 USR 計畫長期投入在地的老人服務,而現在 UFO 計畫則期待深化對老人和障礙議題的教學與研究,三年多來,我們在三鶯地區探索出來的大學本土經驗,正和目前國際上對於高齡教育的重視與主張完全符合;我們的方向正確,而方案也十分創新,未來則是需要有更多的師生與社區長者繼續合作和深化,讓計畫可以在校園和社區中留下具體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