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法春老師推青銀共學-菜市仔之旅



社科院 UFO 計畫這個學期的主軸是「青銀共融」,希望透過創造青銀世代間的互動,增進世代間相互認識、相互學習、相互成長,也因此已經有了「青銀共餐」與「青銀共學」的方案推動。在「青銀共餐」部分,已經和法鼓山三鶯共修處合作過兩次,而在「青銀共學」的部分,也已經有了辛法春、林子晴、與劉素芬老師的三門實驗課程正在進行中。

自 2016 年迄今七個學期以來,辛法春老師在歷史系均開授有「應用史學–服務學習」課程,嘗試在班上邀請社區銀髮長者與大學生一起「青銀共學」,一起反思安頓生命,一起回憶記錄生命,也一起到校外展開社區服務。

辛老師累積了三年來的經驗,認為青銀共學的課程設計,需要青銀之間有共同的經驗,共同面對的生活或生命議題,才能展開世代對話。而在過去關注原生家庭、童年經驗丶生命修復、情緒界線、覺察照顧自己的主題之外,本學期因著結合 UFO 計劃的「青銀共融」理念,更規劃推動青銀世代展開鏡頭記錄生活、共植共養建造校園、以生命劇一起反思生命、並用青銀共餐彼此服事。

10 月 19 日星期六,辛法春老師、顧力仁老師和北大社區 4 位長者,以及修習「飲食文化」課程的 14 位同學,便展開了一次「菜市仔之旅」,針對臺北市傳統市場再造做一次實地的田野調査。青銀世代一起回憶上市場的經驗,彼此七嘴八舌的討論著,前次探訪天母士東市場,體驗美觀乾淨清爽,無異味,有超市的管理,卻保留了傳統市場的人情味。

兵分五組對商家做訪問調查,看著長者和年輕孩子喜樂的表情,深深覺得「教室就在窗口外」,田野調査很重要!調査完後,辛老師也就市場價位與週邊天母地區的歷史、社會、經濟發展做了剖析,並提醒如何「閲讀食品」,瞭解產品的履歷,哪些是在地小農?哪些是進口商品?並且留意店面精心的佈置,如何再造了市場的美學。最後再以日本京都錦市場為例,期許同學用心於傳統文化與市場的結合,再創城市觀光的另一商機。

而長輩也和老師分享所購買的貨品,並且教同學如何作紅燒獅子頭丶黃豆滷豬腳、雪菜肉絲,蒼蠅頭(韭菜花炒肉末);同學也分享了如何作茴香煎蛋。顧老師則是舉辦「有獎認菜比賽」,凡是叫得出三樣青菜名的就有獎!並且主持分組分享,彼此交流當天的所見所聞。

當中有同學留心花卉的貨源,有同學問了商家一個問題,商家回應長達半小時。也有一位社會系同學在與商家老夫婦對話後,深深被感動,因為他們用心花錢改造了市場門面,就是要吸引年輕人走進傳統市場,而同學們未來也預備以記錄短片來回應、來行銷!

來自不同科系、不同年齡,不同人生閱歷的青銀對話,同時關懷一個共同的生活議題,著實讓人感動!有了這次天母士東市場的經驗,辛老師也正在規劃著下一站,將是萬華的新富盯(東三水街)市場,說不定就在古蹪裡的廚藝教室,也可以有青䬶共餐的可能,未來我們也期待能看到 UF0 計劃中更多元的青銀互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