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義諮詢師與社區長者談「理性與感性」



5月6日(週一)早上九時,臺北大學歷史學系辛法春老師,同時也是USR橘子讀書會的推動者,再次邀請到前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主任的王榮義老師來演講:「理性與感性」;接續上次的主題:「愛自己很難嗎?」,再從心理學的角度帶領長者們具體去實踐「愛」–反思自己的生命經驗。

「人終其一生就是尋求被了解。」為甚麼家財萬貫的人會沒有安全感?為甚麼完美無缺的企業經理人也有崩潰的一天?每個人的背後都是有故事的,不需要藉由比較來安慰自己,讓自己感到滿足;而是反過來,從理性去了解感性,從知道變成了解,不必為自己有情緒而感到羞愧或丟臉。

長年以來一直有個迷思,總是欽佩透過壓制情緒管理自己的人,才是情緒的好主人,實質上並不然,那種情緒關係是不健康的。王老師透漏:我們需要成為的是情緒的朋友而不是主人,亦親亦友,了解、接納、善待它。「勸」,我們不愛它的是強迫的說服,因為「懂」,才是真愛、理解的。一個生命如同一本書,需要我們慢慢閱讀、細細品味。

健康的情緒包含感受、態度、行為三種平衡。王老師說:他很常見病人笑中帶淚,明明很痛苦、卻又要堅持自己沒事,這真的很不健康。因此,「崩潰是善待生命的出口」,也是心理治療師能夠破門而入的機會。這是很正常的,代表你還有救,懂得悲傷。至於如何陪伴,聆聽和信任則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常因為熱情,衝動過頭,反而有害。

照顧自己的情緒是陪伴別人的前提,最後王老師帶著我們練習照顧情緒,找到情緒的始作俑者。心理學家將情緒分四種類型:原始情緒、次級情緒、工具性情緒和習得的不適應情緒。我們有意識且常見的是次級情緒,例如,在場成員大多為年長婦女,必然有此經驗:母親擔心小孩天冷穿少會著涼感冒,但想到孩子感冒都是由母親我不眠不休在照顧,因此轉而憤怒與斥責小孩。我們安撫的不是擔憂害怕,而是生氣憤怒;王老師開玩笑說:「拍馬屁也不要拍錯人!」。王老師也分享自己與母親相處的童年經驗,認為每當妻子對他抱怨辛苦時,他總有不耐煩與怨懟,兩人常常為此吵嘴,其實,這皆源自於他心裡頭自己對母親無助的自責與無奈。

當我們不理解情緒時,不要直接論斷一個人的情緒。冷靜下來,與自己、或是信任的人溝通和傾訴,並且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讓這個壓抑已久的情緒水庫洩洪,成為一個健康的人。王老師也再次提醒:壓抑只會讓情緒更混亂、和人更疏離;絕對不要以為自己超乎常人可以自己解決一切。

今日臨時更改到新場地,比起以往,小小教室的氛圍讓人格外覺得溫馨,王老師也拿起手機與學員們自拍大合照,非常逗趣。經過一場又一場的文學洗禮,學員們的表情真是越來越笑開懷,彷彿人生的第二春正要開始!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次帶有濃厚日本味–由本校日籍老師山口智哉帶來的講座。

王老師今天探觸大家內心的分享,也獲得學員們熱烈的討論和省思,其中沙榮貴先生當天也傳來他的分享,「以嶄新視野修補生命中的破網」這段後記,恰可以和課堂上王老師的觀點相回應,也一起和大家分享。

「王牧師從你不懂我的心開始,將情緒發生的過程,情緒的相貌,情緒對身心反應,到情緒的對治,做了詳盡說明與案例分享。同學們也熱烈抒發最不願意碰到的情緒壓力。身為讀書會的少數族群-男人,難免有些尷尬。本文最後我也提出一些看法做為後記。

一、不懂我的心。《在紙中。人》展覽中明確指出: “對他人的評斷純粹是那個人在腦海’重構’的想像。”意思是你所看到的那個人不是真正的那個人,而是你以過去積累的經驗重構出來的假人。就像我們看到的星星是好幾萬光年前的星星,而不是現在此時此刻的星星。不懂,誤解由此而生。

二、情緒發生的過程。情緒是有一個外在環境因素產生一個想法引起感受,發動行為造成非理性反應。想法從何而來?從過去累積的經驗事件(種子)留在記憶之中,在適時的條件下發芽,引發苦樂感受及相應行為造成痛苦與憾事。

三、情緒的相貌。王老師說有原始情緒和次要情緒。次要情緒,擧例來說,貪,忿怒,是原始情緒恐懼,焦慮的表象。

四、當情緒發生,必然對身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疾病跟著發生,嚴重者甚至為害到生命。

五、因此要解決情緒的問題,王老師提出唯用愛的力量來弭平。

六、同學中提出婚姻關係、人際關係、阿腴奉承等,看不下去的情緒問題在在發生在日常生活中。

後記。對此,我整理出情緒方程式方便記憶及解決問題 :身心反應(不適應症候群)=情緒(感受,行為)=過去積累的經驗事件+突發外在人事物(催化劑)產生的想法而浮現。由於原始情緒(擔心,焦慮)讓次要情緒(貪,怒)顯現衝突由而發生。

由上得知控制情緒的關鍵鑰匙是在過去經驗事件。只要不讓過去經驗事件種子發芽掩蓋事實,誠如黃春明老師所說的–活在現此時即可。愛的力量落實在相互成就。

身為男人,在婚姻問題上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魄力,男人最了解自己的家族,也最疼愛自己的牽手,因此不要讓妻子站在第一線,所有事情都由男人出面,化解一切可能誤會。

僅以此文感謝辛老師及USR所有老師們致上十二萬分誠摯謝意,讓年暮老人的我,得以打開另一扇大門,進入嶄新視野修補生命中的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