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獲教育部「人社與科技前瞻計畫」補助



臺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為因應高等教育環境變遷,爭取外部經費協助院務發展,於107年10月研提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徵件,所提出「以科技鑲嵌高齡與障礙研究之前瞻人才培育計劃:邁向實踐、教學、與研究的整合」,日前已獲教育部核定補助第零期經費四十萬元,執行期間為今年二月至八月,用於持續規畫更具體的三年期執行期計畫,並以爭取教育部未來補助每學年四百萬元為努力目標。

本次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之補助目的,在於鼓勵大學校院想像以2030年的教育環境為願景,透過適當環境與機制之營造、鼓勵研教合一之跨域師資、推動共享之教師成長社群等方式,以科技前瞻議題為主軸,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學生體察未來趨勢變化,並以具備知識創新、融通、整合及應用之能力培育。所徵求之計畫執行期間計分五個階段;第零期為構想階段,目標為發展符合該計畫目的之三年期(第一期至第三期)具體可行之提案;第一期至第三期則為執行階段,每期以一學年作為執行期程,將由108學年度至110學年度執行完畢;第四期則於111學年度另外擇優補助,除持續執行外,並配合教育部彙整、推廣、發表或出版該計畫之執行經驗與成果。

本校目前計有社科院、公共事務學院、與商學院同時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第零期的補助,佔該項計畫B類通過補助15件中的3件,也是通過件數最多的學校。教育部並且於2月23日(週六)於政大進行一日的講習,邀請已通過補助的計畫人員參與,以便各校能夠了解這項前瞻計畫的政策理念與精神,社科院則由曾敏傑院長與施文芳助理參加。

本項計畫主持人曾敏傑院長表示,在研習中得悉此次全國計有200餘件申請,目前第零期核定通過86件,而第一期將從中篩選至16件,顯見最終要取得這項補助仍是十分困難。在去年研提本項計畫申請時,社科院內部也自我進行評估,預期在現有學校提供的經費與人員編制下,將無法因應未來院務發展的挑戰,唯有積極開發外部資源,透過一邊執行計畫、一邊增進院內跨系合作,在經費與人力的擴充下,方能讓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可以穩定發展。惟在目前體制之下,院內各系多為獨立運作,課程與研究也以系所為單位規劃,在院級缺乏充足資源的情況下,將不易在高教環境快速變動下維持發展;同時就制度性的預算而言,社科院年度預算僅有40餘萬元,而院內的「台灣發展研究中心」則僅有6萬元,都使得提案爭取外部經費來充實院務發展所需,將是院級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教育部前瞻計畫徵求的執行內容而言,相對較適合院級做為執行單位,因此如何發展出前瞻議題來與院務發展結合,也將對於社科院未來幾年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社科院本次「前瞻計畫」的規劃,主要奠基在近兩年來執行USR計畫的基礎之上加以延展和深化,包括由過去USR所服務的老年、身障、婦幼、原住民、社區等人口群,更加聚焦在「老年與身障」人口;同時計畫的執行重點,也期待由服務與實踐層次,擴及到教學與研究,讓社科院能透過執行計畫的資源,與老師、課程、研究計畫、學群、和研究中心等,能更加關聯和合作,一方面促進跨系的整合和交流,同時也型塑社科院的重點與特色。長期而言,希望達到打破系所界線、創造跨域合作、聚焦實質議題、建置教師學群、發展學位學程、重整研究中心,並朝向服務實踐、教學、與研究與前瞻計畫議題相結合,以達成「系所由專精而跨域」、「中心發展前瞻議題」、以及「社科院朝向實體化」等多重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