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法律系與社工系同學的實踐感受



過去法律學院開設有「家事法與社會工作學分學程」,讓法律系與社工系的老師們開始有了交流,而上學期以來,又因為有社科院銀髮USR計畫的推動,也意外讓兩系同學有了合作社區實踐的機會。由法律系杜怡靜與戴瑀如老師所執行USR的一項子計畫–老人保障講座及法律諮詢,其中更結合「法律服務社」同學進行在地長者的法律諮詢,而這次和以往最大的不同,便是結合了社工系同學一起服務,不僅達到以法律知識服務長者,也相互觀摩,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一起發展社會實踐的跨域新模式;既是實踐,也是學習,更是合作。

在進行這次法律服務之前,特別安排了四次的培力課程,讓「法律服務社」的同學更有準備,也著重在服務精神、溝通、養老、信託、財產分配等項目,並在去年12月8日至鶯歌永吉社區,為當地高齡者進行法律宣導與諮詢服務,而社工系同學以及執業律師的學長姐們也隨行。這樣首次嘗試的團隊組合,也讓法律系與社工系同學們收穫滿滿,在服務結束後,紛表肯定知識的應用與服務價值,並且體會社會實踐的精神。

其實面對這次的長者服務,兩系的同學們也都頗有壓力,法律系研究生林郡琪即表示「這次能有機會參加,內心深感榮幸,同時也覺得富有挑戰性,擔心自己是否能好好解答民眾們的疑惑,是否能真正了解他們問題背後所隱藏的需求」;另一位研究生林庭葦則表示:「到去提供法律諮詢前,一直擔心著自己會不會無法解決老人的問題,事前搜集了關於老人可能會想問的事項,不外乎是遺產、遺囑、扶養,還一直擔心著自己不能回答問題」。而社工系林軒竹同學也有類似的擔心:「當天在遊覽車上時,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自己社工本科系的專業知識不夠怎麼辦?這樣也不能配合好法律系的學長姐們做諮詢的服務,但是到了現場後,很多阿公阿嬤熱情的招呼我們進去坐,還幫我們倒茶喝,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歡迎,讓我感覺很親切,心情放鬆了不少」。

而這次兩系同學的聯合社區實踐,也讓同學們有了合作的機會,也對於這個新鮮的合作組合給予肯定,社工系孫妤瑄同學即提到「我的任務主要是與阿公阿嬤們聊天,並將她們有疑問的法律問題表達給法律系的諮詢學生,也就是中間溝通的角色」;而社工所擅長的溝通、同理、和媒介能力,也的確有助於法律諮詢的進行,法律系林庭葦同學即做了見證「其實社區的叔叔阿姨們,一開始都不太清楚自己應該問哪些問題,對於他們而言,即便是法律諮詢也涉及自己的隱私,不太輕易詢問大家,真正應該做的事前工作反而是如何讓一個外人對你開口說出他們真正想詢問的事,還好有社工系的學生一起幫忙,終於讓他們說出真正想詢問的事」;法律系的林郡琪同學則提到「也要學會如何面對突如其來挑戰的應對能力,能有這次的機會讓我學會這些能力實在很難得,也很謝謝學校能有這個計畫,透過法律系與社工系的結合,讓我們貼近社區、為社區服務,希望以後能有更多機會能回饋大眾,也期許自己在未來能成為富有溫暖人性的法律人」。

專業間相互合作的能力是職場必備的條件,利用這次實踐的機會,大家提前演練,也得到同學們的的肯定,李承昀同學提到「這次參加法律服務社的法律諮詢活動,深刻感覺到社工和其他領域的專業合作的重要,或者反過來講,也可以說是其他專業和社工合作的重要。藉此機會,我認識了一些法律服務社的成員,覺得他們除了學習自身專業,也很關注社會正義,願意自願協助需要這些資源的人們,尤其是服務在地居民,充分展現了在地實踐的精神」;而呂偲伃同學也有相同的感受,「這次與法服社的同學一同參加老人共餐的活動,對我而言其實完全不像是打工,而是一個非常有趣又難忘的體驗。首先,與法服社的同學一起做社區服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法服社同學們的親切與熱情,讓我對於法律人有了新的認識」。

過去「法律服務社」多是到偏遠地區進行服務,這次因為執行銀髮USR的老人服務,因此諮詢的對象和主題也有所不同。簡辰峰同學也分享「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位害怕兒孫爭奪遺產的阿嬤,在我們向她介紹了有關遺產信託的制度後說的那句:『謝謝』。…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天到永吉社區做法律服務,那些高齡者得到解答時臉上放鬆和快樂的神情。或許,法律確實常常拿來被用作投機取巧的工具,但同時,法律也能夠用來保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身為一個正直的法律人,自該時時刻刻以服務為己任,用法律知識散播心中的善」。張晉嘉同學則是寫道:「這次隨著台北大學法服隊,到社區為長輩介紹信託制度,長輩們熱情的參與活動,且回答問題,讓艱澀的法律也能夠為長輩所用,甚至親手煮了媲美自助餐等級的菜色,與我們共同分享,讓我感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透過實際的諮詢,才能夠把書上讀的知識,真正化為己用;…人生中第一次參與法律服務活動,感到相當開心且獲益良多,期望下次仍有相關活動可以讓我繼續學習」。

施凱勝同學也分享「讓我們平常所學的知識,得以實用在生活之中,解決伯父伯母們一些生活上的法律問題。最後,伯父伯母們開心地與我們告別,期待以後有類似的活動再來拜訪他們」。而張聖同學也說「從閒話家常,到法律問題的分析,看著他們心中的疑惑因為我們的回答而漸漸解開,那豁然開朗的一笑,著實是給我們最大的回饋。法律的學習,並不只是坐在書桌前,能夠將其實際應用,才是最重要的。很幸運有這個機會,能夠讓我們走出教室,將所知所學運用在生活中,除了為居民解答疑惑外,我們自己也是上了一堂非常寶貴的一課」。

大學的社會實踐,很難期待可以完全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但是透過走出學校,將社區當成教室,應用所學服務民眾,這不僅是學習的一部分,也提前讓同學感受職場與社會的真實情境,更促成法律系與社工系同學的交流與合作。與其說是服務他人,同學們卻更珍惜別人給我們的服務機會,在實踐的過程中,見證了教室和教科書以外的真實經驗,相信法律系與社工系的同學們都真正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