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外系藍蕾主任談臺北大學國際志工參與



大學社會實踐(USR)計畫關注學生的學習參與和社區服務,而本校歷年來也一直有學生參與國際服務,這些學生的國際性參與,也一直受到鼓勵和期待,而社工系魏希聖老師近期也和菲律賓的大學有所往來,也接觸了本校過去和菲律賓之間的國際合作,因此特別在學期結束前,邀請多次帶領本校學生赴菲進行國際志工的應用外語系藍蕾主任,來一起分享她和北大的國際志工經驗。

藍蕾主任於本校應用外語系任職,擔任多屆臺北大學菲律賓海外服務隊甄選、培訓、和帶領的主責工作。演講一開始,藍主任便分享了自已從事志工的過程,包括從協助法鼓山的英語培訓、美國的社區和環境服務、台灣的偏鄉英語國際志工接待、以及帶領北大同學多次赴菲等等。這些從事志工的契機,都是因為自己重新思索人生定位,自問自己還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什麼?遂而開啟了日後的「志工之路」。

透過這次藍主任的經驗分享,讓我們了解國際志工的運作模式,同時也知道藍主任結合北大高中的在地英語實踐,讓我們未來可以更認真思考,英語、外籍生、國際志工、北大的國際化等等課題,未來如何在三鶯在地落實、如何結合大學城的理念、依在地需求發展成適合USR志工的在地化服務,甚或結合推展成國際海外服務,以更加深化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

歷史共業下的美麗與哀愁造就出菲律賓多元的貧窮型態,不同國家也會因著文化的差異對貧窮有不同的想像,使得消費貧窮這種獵奇的需求應運而生,某些組織也以社會企業的概念作為形象包裝,號稱所獲得的收入會取之於居民,用之於居民,但卻不願意公布資金的使用流向和運用狀況,缺乏社會責信。藍主任的分享中,也讓大家認真思考,國際志工的出現是「終結貧窮」,還是「消費貧窮」?長久以來的多方論戰,我們需要從實踐中反思練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不至於服務淪為被操縱的樣板,成為消費「貧窮文化」商品的推手。

國際志工到底是需求還是產業?從事國際志工的理由有百百種,有的希望可以增加自己的生命經驗;有的希望可以貢獻所長;有的希望可以遠離都市社會的喧囂,找到新的自我;彷彿總是有些想像的美好存在心中,吸引著大家。但實際從事服務於場域之中,所呈現的晦暗悲情,究竟是真實的存在?還是被創造出來的需求表象?我們自以為的幫助和服務,究竟能對這個社區有多少助益?還是正在揠苗助長他們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當天藍主任的演講中都激勵大家繼續深思和討論。

藍主任鼓勵當天的同學,從事國際志工服務需要有開放的心胸,以及不畏艱難的意志力,是一種實踐生命態度的展現;價值在於追求利他性的生命共好,並從中學習人與人溝通的藝術,以及團隊間彼此合作的技巧。而在許多小細節的合作經驗中,更能對於人的異同性有所體會,反思過往所建構的價值理念,也認識不同的文化差異對自我脈絡的型塑;甚至啟迪對人性的頓悟,也透過體驗看見生命更多可能性。

社科院USR計畫過去只有投入在地的社區服務,這場演講讓我們了解北大在菲律賓的長期國際志工參與,開放了我們的視野,也看到國際服務的可能與價值。短期間,USR計畫要走向國際仍有一段距離,倒是今天藍主任的演講,啟發了我們英語、外籍生、國際化,可以在臺北大學城扮演甚麼角色的思考。USR的本土化可以是國際化的一環,而國際化也應該可以結合臺北大學城的在地發展,我們繼續學習、醞釀、也勇於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