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三鶯兒童劇」演後的感動



本學期初,社科院開始推動銀髮USR計畫,而本校唯一音樂專長的林子晴老師為通識中心老師,也是本計畫中子題計畫主持人之一,她期待運用音樂的療癒效果,用來服務在地社區的長者,同時也兼顧來推廣校園內的音樂活動,國慶日與通識月音樂會以及四手鋼琴聯彈音樂會,都正是林老師的社會關係引進,才讓這個學期的校園更加不同,洋溢了小提琴和鋼琴的藝術氛圍。而在11月22日社科院與通識中心舉辦「感恩節及新琴啟用音樂會」中,國際級音樂家魏樂富與葉綠娜教授的四手鋼琴聯彈,會後參與的同學們都對當日豐富的音樂內涵和技巧給與高度肯定。

而林子晴老師不僅專精音樂,本學期甚至也投入戲劇實踐,希望透過修課、成果展、和在地演出,為本校育成一支戲劇志工團,以便也能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讓大學生演「在地事」給「在地學生」看。因此通識中心再度攜手社科院USR計畫,重金打造了一齣適合大人及小孩的兒童劇-戲說三鶯,讓學生們從觀眾身分走上舞台成為表演者。表演之後,同學們又有哪些感動可以分享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戲說三鶯兒童劇」對多數表演同學來說,完成它、就像是完成了一場馬拉松。不同於其他課程,「藝術欣賞自主學習課程」結合了社科院銀髮USR計畫,歷經十多堂的社區劇場表演工作坊,先行演練並籌備戲劇,而每一場都在增加同學們對劇場的認識。「戲劇,是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的領域。從一無所知,到最後能和隊員一起成功演出,真的是我預料以外的收穫」;從剛開始毫無接觸,到最後演出的成功,對於同學們真的是意外的驚喜和收穫,但是對於老師和導演而言,卻是苦思許久,歷經多次開會和演練的成果。

同學們也都一致感受到老師和導演的專業和用心,並且表示「覺得確實經過將近一學期之後,對於戲劇的細膩度和舞台專業知識有更深的認識,當宋導演在指教其他組的優缺點時,除了學習專業評點以外,其實無形之中把我拉近舞台藝術的世界,並且引起我的興趣」;「連我自己都會想再修一次了XD謝謝老師辛苦籌劃這個精彩的課程,一定有很多繁雜的細節要老師去處理,真的很幸運可以遇到這麼有教學熱情的教授~~」,同學們對老師和導演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工作坊中有熟悉自我身體所安排的「慢板紅綠燈」訓練,而練習身體記憶的「全班姓名動態記憶」以及訓練語言表情、觀察能力的「模仿活動」,這些都是被多數學生評為最難忘的課堂內容,不但增進自我能力,也培養了小組的團體凝聚力。「在專業導演的引導之下,我們不只學會如何搭配場器完成一場,獲邀去其他地方演出的厲害表演,透過課程安排我們還完整參與從了解、欣賞到傳播地方文化的過程,並且從中踏踏實實交到一群好夥伴,這果真是大學以來最充實的學習,透過這短短不到一學期的期間,我更認識了自己」;「很少有機會接受專業老師、導演的指導,在課程過程中也可以感受到導演的專業程度與過去的表演藝術類課程老師不同。再來就是因應課程要求而實際走訪李梅樹紀念館,藉由這次機會更深切認識這位過去只出現在小學課本上的人,李梅樹家人的親切與熱情解說,也讓我留下很深刻又美好的回憶」。除了劇場中的肢體以及情緒表達的培養之外,「認識在地」更是學生們在表演完後得到的最大收穫。

「一瞬間,表演就結束了…,我很開心可以圓滿結束,最大的收穫就是友誼。我是一位僑生,這門通識課讓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很開心可以認識大家,表演當天可以看到大家努力做出來的道具、也感覺得到大家的團結」;「一開始以為只需要在課堂上排演,沒想到大家花了許多課後時間練習、做道具,但也因為課後的練習,意外的收穫就是大家培養了很好的感情,一起奮鬥一起創造美好回憶」;「記得上完第一堂課(比手畫腳認識彼此)後,走在路上我可以熱情的跟同學們打招呼,有別於一般的通識課,修完一學期大家一樣陌生,讓我覺得很棒,促進了和大家的互動,是很有溫度的一門通識課,我很喜歡」。籌備一齣劇,籌備出一群好朋友,也籌備出了自我肯定,有位同學說到這場戲讓他發現:自己從很害羞到放開尺度,變得更加有自信,也更確定自己是個非常喜歡舞臺、喜歡參與戲劇演出的人!

這個學期,北大校園真的很有藝術氛圍,從國慶日音樂會、四手鋼琴聯彈,而到這場戲說三鶯兒童劇,以及12月15日剛辦完的北大管樂節,還有12月23日即將舉行的點燈音樂會,將由柏拉奇管弦樂團和北大管樂團合作演出。USR計畫在弱勢關懷之餘,也意外的走出音樂實踐與藝術實踐之途,更讓校園活化、感動不止,期待我們的熱情可以繼續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