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邀請社區幼兒體驗「說故事」服務



社科院邀請社區幼兒體驗「說故事」服務

為培養本校學生未來投入在地實踐的能力,社科院USR於106學年度第二學期即招募了20餘名來自各系的學生,以兩天時間由三之三基金會進行專業培訓,並且規畫於十月進入隆恩埔文化部落,進行定時定點的兒童說故事服務。為了進一步推動校園友善接待方案,以及驗收USR「說故事服務隊」的培訓成果,社科院於9月5日(週三)上午,特別邀請合作多次的漢翔非營利幼兒園師生近六十名,前來北大聆聽大哥哥和大姐姐說故事,也成為服務隊第一批的兒童聽眾;當日也由服務隊培訓老師,也是漢翔非營利幼兒園的吳芊儀園長進行專業的指導,希望繼續促成北大學生以「說故事」進行社會實踐。 趁著北大還未正式開學,參與本次服務的5名同學一早即到場準備,地點選擇在行政大樓B1光線明亮而且空間寬敞的韻律教室。隨後幼兒園近60名小朋友,在家長和老師們的帶領之下,也頂著熾熱的太陽,隊伍浩浩蕩蕩地進入北大校園,準備接受本校同學精心準備的故事洗禮。一進入教室現場的小朋友,可見人人難掩臉上雀躍之情,卻又在老師的領導魅力下乖乖依序就位,並且用臉上純真的笑容與「小手手」最熱情的掌聲,迎接初試啼聲的服務隊同學們,融化了同學原先忐忑的心情,因為大家從來沒有面對過近60雙的「小眼睛」,大家正準備洗耳恭聽。

首先上陣的是社工系的王群和法律系的陳映瑜,以及不動產系的楊育安同學,他們運用老師於培訓時帶領的「手指謠」作為開場,讓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再藉由「手指謠」的主角–老鼠,開始說他們的故事–《阿文的小毯子》,過程中不乏與小朋友的互動,而從問答中也激發孩子的創意聯想。緊接著上場的是社工系的廖佑姍和應外系的呂旻叡同學,兩位同學則是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演繹《沒有人喜歡我》這本書,讓小朋友更快融入故事情境中,也跟著書中主角「巴弟」一起練習如何交朋友,在故事的最後,則是邀請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好朋友,更引起小朋友們熱烈的迴響。

聽故事時間總過得很快,結束之後,芊儀老師也帶領同學們討論實際練習的心得。「雖然節奏掌握還可以再更好,但說故事給小朋友的當下是很開心的!只要還有一個小孩在聽,就有動力繼續說下去」,王群同學滿足的表示,而其他同學也針對現場的狀況和個人表現做了分享和檢討。芊儀老師則直接透過示範給予專業的建議,例如提醒同學應該把握住主導權,並建立與小朋友的默契和規範;此外,服裝造型如何吸引孩子?拿繪本的角度、再到音量語調與節奏的控制,以及衍伸出的活動設計等,許多同學一不留神就會忽略的細節,果然都被老師一一點出,令在場幾位同學們點頭如搗蒜。當然老師也不忘給予初次嘗試說故事的同學們嘉許,畢竟第一次就要在這麼多小朋友、老師甚至家長面前展現技能,如此表現已是勇氣可嘉、可圈可點了,非常感謝芊儀老師的現場回饋與指導,讓同學們可以從培訓、演練,而慢慢成長到合作,甚至獨挑大樑。

一個故事是否能夠吸引人,除了本身的情節、畫面構成之外,更關鍵的是需要一位好的「說書人」賦予它畫龍點睛之效,期許未來同學們走出校園、力行實踐的過程中,能一點一滴積累經驗,成為一位懷抱真情而且富有渲染力的優質「說書人」,帶給孩子們更多對世界的盼望和美好的想像。

社科院USR也期待能發展出「校園友善接待方案」,之前也曾經由社工系游以安老師運用USR經費建置的「遊戲器材與教室」,接待了來訪插角幼兒園的11位小朋友;這次則是由USR「說故事服務隊」的5位同學,接待了近60位社區的幼兒,看著幼兒園小朋友排隊魚貫進入開闊的校園,我們可以感受到,在一年來USR計畫的推展之下,大學和社區的關係更加緊密,而大學的資源也能具體的回饋到在地。

未來無論是進入校園的接待,或是走出社區的外展,我們都期待北大同學能有更多的服務熱情與實踐能量,一方面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同時也是自我的學習與成長。下一次我們期待的是,能將這些服務和能量帶入到校園緊鄰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