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老人整合計畫」獲特色領域之A類計畫補助



社科院「老人整合計畫」獲特色領域之A類計畫補助

社科院經整合校內老人研究與服務相關師資,所研提的一項老人整合服務計畫,日前已獲本校「特色領域之A類計畫–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第2期計畫」,計補助九十萬元,將於107學年度上學期執行,該計畫名稱為「三鶯樹地區老人整合服務計畫–以臺北大學校園為核心」。計畫主持人為社科院曾敏傑院長,協同主持人分別為法律系杜怡靜主任、通識中心葉大綱主任、以及社工系劉素芬老師;而參加的子題計畫並且分別由跨院老師執行,包括有法律系戴瑀如老師、歷史系辛法春老師、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以及社工系王明聖與劉素芬老師等人。

本計畫在整合國立臺北大學有關老人服務相關的課程、師資、社團、以及學生等,結合課程教學設計以及研究課題,進行以校園為軸心,並且輻射至三峽、鶯歌、與樹林週邊的老人相關機構,合作運用多元服務的模式來協助在地老人。計畫分為兩大部分內含五項子計畫,並且整合法律、歷史、社工、以及音樂等科系專長,進行跨領域合作的整合性老人服務。

事實上本計畫係以社科院USR計畫中的老人子題為基礎,並且新增跨院老人相關服務的師資與課程,希望能整合校內老人相關的服務內容,以便未來能發展成另一獨立的USR計畫,以豐富本校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內涵與廣度。社科院原有之USR計畫係以身障、老人、婦幼、以及原住民為服務對象,在計畫執行期間,已經完成部分老人相關項目,例如劉素芬老師的「老人社會工作」,即帶領學生至北大公托中心辦理老人健康促進活動、經濟系程智男老師「投資學」也於期末辦理了「高齡理財工作坊」,同時社科院也與桃園市社會局討論合作「社區老人舉手環方案」;更重要的是,社科院USR更完成了一項「長者校園空間使用調查」,係由社工系劉素芬老師運用課程與學生投入完成,所得資料也是本校現有進入校園老人相關意見的重要數據。

甫獲特色領域A計畫補助的「老人整合服務計畫」中,包括法律系杜怡靜主任與戴瑀如老師,均曾參加本校拔尖計畫中有關老人議題的研究計畫,同時目前也正在推動老人相關學分學程中;社工系劉素芬老師則曾負責社科院USR計畫中的老人服務子題,同時講授的課程為「老人社會工作」,教學與研究均與老人議題有關;社工系王明聖老師之教學與研究專長,亦與老人相關,尤其近年來投入有關家庭照顧者的研究,與本次計畫關注的老人支持性團體的推動更是直接關聯;歷史系的辛法春老師,長期投入在地老人服務工作,著重在老人靈性工作、生命敘事、以及生命史等,其與校園週邊香柏樹老人服務據點等,擁有長期密切與信任的合作關係,更是本次機構老人外展的重點;而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為本校唯一具音樂專長之教師,子題計畫嘗試以音樂為媒介,凝聚老人團體意識,以音樂療癒身心,促進大學與社區互動融合,更是與其專長和志趣相符,也更能走出一項創新的校園音樂療癒之路。

本項計畫的服務內容可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係以進入校園的老人為對象,著重校內「老人喘息療癒服務方案」,透過成立老人與照護者之支持性團體,進行持續性的團體工作與服務,內容包括舉辦與老人有關的電影會、音樂會、小型音樂展演、福利諮詢、以及喘息咖啡吧等方式進行,以達到喘息與療癒的效果。第二部分係以校園週邊機構內的老人為對象,包括北大老人公托中心、香柏樹老人據點、恩主公醫院、白雞榮民之家等,著重「社區老人服務外展方案」,內容包括系列老人靈性安頓、老人繪畫與敘事、法律講座與諮詢、健康促進、學生服務、以及成果發表等。

預計本計畫經由半年期間的試驗與執行,將可初步將北大內部有關老人服務的師生與社團動員起來,同時透過各項子題之間的交錯支援與學習,也可達到跨科系與跨領域在老人服務上的應用,對於本校後續成立老人相關學分學程將有莫大助益;其次就接受服務的校園老人與機構老人而言,也可受益於專業服務、諮詢、活動參與、以及音樂療癒等,從而有助於身心健康以及因應老化所需的知識與經驗。

繼日前「老大人音樂節」順利舉辦之後,預期社科院這項老人整合計畫,不僅有益於系所相關課程的在地應用,也將可豐富本校大學社會責任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