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在地拜會(10)--越古今訪「樹春文教基金會林烱任執行長」



社科在地拜會(10)–越古今訪「樹春文教基金會林烱任執行長」

社科院USR的系列在地拜會,繼之前訪問李梅樹基金會,得以一窺日據時期三峽在地的藝術風華;而接續訪問了三峽區農會,更看到三峽在地的農產特色與製茶傳承。但如果循著歷史的脈絡往前回溯,更遠古的三峽是何景象?人口、族群、產業的樣態為何?三峽又如何經歷清末、日據,而到現在的風貌,其中時光流轉、物換星移,老街雖依舊,故事已模糊。

四月12日下午三時,社科院曾敏傑院長帶領九位社工所研究生,走進三峽民權街老舊的巷弄,拜會樹春文教基金會林烱任執行長。身為嘉猷學苑/元芳號世代染坊的主持人,也是投入在地教育與文史工作超過三十年的林老師,談笑之間,引領我們穿越古今,品嘗香茗,認識藍染,回顧歷史,細說三峽。一個下午,時有驚奇,笑聲不斷,師生好不興奮。

林烱任老師畢業於師範大學美術系,長期在三峽週邊的國小任教,尤其熱愛采風擷俗,長期投入在地社區營造與文史紀錄,並與北大關係深厚,除於2008年畢業於本校民俗藝術所之外,並且經常協助學校辦理在地節慶,例如海山學中心的成立、三鶯走路節、以及藍染策展等活動,都有他的身影。

當日外面天氣溼熱,但在紅磚古厝之中,二樓挑高,屋宇開闊,甚覺清涼。 林老師開講,就從古厝主人的先祖陳嘉猷「文秀才」談起;自古就是書香人家,名門大戶,更在三峽望重一方。果然在三峽鎮誌,真有記載:「陳嘉猷,字材謀,生於清咸豐九年…,住三角湧街四五番地(今民權街七十二號)。性情溫厚恭順,自幼好學,求良師就讀,明經精文,學問清通,光緒八年(1882),年登二紀…,臺灣兵備道兼提督學政考試取錄優等。選中縣學秀才,為三角湧地方百四十餘年獨破天荒,實開湧以來未曾有之傑出者也。…劉銘傳撫臺,又委以清丈、清賦事宜,為一方所重」。

清末時期,福建安溪人至三峽墾荒,篳路藍縷,設隘屯墾。莊前莊後,求土地公庇佑,即今之福安宮與福德宮;尤其出莊所在,不知能否歸來,求神守護,福德宮模規益顯其大。北部萬華、淡水、與三峽均建有祖師廟,但以三峽啟建最早,當時廟中甚至備有九尊大砲,都顯示昔日漢族與泰雅族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更需要宗教信仰的凝聚與團結。光緒年間,三峽約有兩千住民,而劉銘傳開山撫蕃,也是以三峽為根據地,史載並且動員兩千綠營軍,攻打現今插角之大豹社。

林老師從清末三峽的歷史談起,從族群關係、再到產業的興衰。因為三峽地利之便,山中的巨木與樟腦都是源源不絕的資源,劉銘傳更在三峽設立樟腦局抽取官稅;而現今萬華的「剝皮寮」,即是取去巨木樹皮之處,原木即送至福州造船廠作為清朝造艦之用。加上茶葉、大菁、藍染靛料等,也都順河而下在萬華交易,外銷至中國與世界各地,並且為三峽創造巨大財富;據說當時貨船裝載物品至萬華交易,載回的是滿船的龍銀,而需要雇工以畚箕慢慢清運,可見當時三峽的繁榮與富裕。

民國70和80年代,三峽因為煤礦與染料產業的沒落,極見蕭條,陰暗破落的老街上,加上幾戶的棺材店等,都是當時小學補習返家學童路上最大的恐懼。民國86年間,一度也有日本人準備購買全部的老街舊景,畢竟這樣的景觀也是少有而且珍貴,但因年代久遠,所有權錯綜複雜,乃無疾而終。2004年,當時行政院長郝柏村因推動六年國建計劃,三峽老街復建工程幸得列入,並運用3.3億元經費,於2007年二月完工至今,又讓三峽重新恢復舊日的繁榮。

但是近年來都市發展的快速,也導致三峽區域發展的失衡。林老師提供了三峽區各里在今年三月最新的人口統計,原來老街區的三峽里已經是人口最少的一里,目前只有320人設籍;而山區的金圳里、插角里、有木里人口也日漸減少,都在千人以下;反觀北大特區附近的龍恩里、龍埔里、與龍學里,人口數分別高達7,040、9,986、以及16,083人。區域之間,人口組成不同,公共環境與資源也明顯差異,在在都是三峽未來發展應該正視的現象。

三峽由原漢交界的屯墾隘站,歷經產業榮枯的興衰,如今仍留下豐富的歷史人文,經過林老師信手拈來的講解,我們看到族群與產業交織的歷史脈絡,塑造了小鎮不同時期的風貌。如今嶄新的大學就與傳統歷史為鄰,大學如何在地實踐,也許先品一泡碧螺春、欣賞一下李梅樹的作品,再去逛個老街,拜一下祖師廟,先有了在地的認同,社會實踐也就充滿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