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在地論壇(13)—葛惠執行長談「社工+幼教=最好的安排」



社科在地論壇(13)—葛惠執行長談「社工+幼教=最好的安排」

社科院因為推動USR計畫的關係,一方面需要育成新的NPO來作為在地實踐的平台,又由於同時探索在地服務,更需要強而有力的NPO提供指導與協助,而「三之三生命教育基金會」就是過程中重要的夥伴。透過捐贈童書、合辦活動、以及未來提供代訓,基金會全力協助社科院繼續落實在地實踐,其中重要的關鍵,即是來自葛惠執行長的認同與支持。

上學期社科院USR推動部落募書活動,獲得USR顧問–台師大人類發展學系周麗端主任的引薦,三之三基金會慨然捐贈了五百本嶄新童書,準備用來推動隆恩埔部落文教服務;而後續再獲得USR顧問–輔大兒童與家庭系陳若琳教授的推薦,三之三基金會更協助社科院成功辦理了「第一屆北大童話節」。未來USR也將招募「說故事服務隊」,預計在三之三基金會完整的課程代訓之下,準備運用童書服務部落與社區的兒童。

四月11日週三下午三時,在社科院在地論壇上,葛惠執行長以「理想+現實=最好的安排–談社工在幼教的發展」,對社工所一年級研究生分享;整場演說熱情洋溢、活力四現,並且激勵人心、引人入勝。葛惠執行長透過人生的回顧,讓我們看到她為何鍾情社工(勇氣)、為何轉進幼教(毅力)、如何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小孩(有愛)、又如何以出版推廣生命教育(悅讀)。

這四個故事主軸,都是發生在葛惠執行長過去的人生路上,因為她的理想是做「社工」,但是回歸現實卻走入「幼教」,只是「用社工的特質做幼教」,卻成就她「人生最好的安排」。葛執行長人生過往的真情敘事,也引發社工同學認真思考社工在幼教的未來與發展,再次確認社工的特質與專業特性,包括社會關係的建立、環境的敏感、人際的溝通、特殊與弱勢的關注、家庭功能的維繫、以及社區教育的推廣等,都是社工人的優勢與長項,也看到社工在幼教推廣上的重要價值與機會。

勇氣–葛執行長為何鍾情社工。幼時家裡因為窮困,父母並不支持葛執行長投入社工,但大學時代在蔡漢賢老師的鼓勵之下,意外的接觸了吳就君老師的家族治療;另在大二時觀賞靈糧堂一場英文劇,深受感動淚流滿面,當時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也不敢上公車,就從公館慢慢走到台北車站,這一路上,也更加堅定人生最愛的是「社工」。晚上在文化大學進修部社福系修課,白天就開始參加救國團「張老師」的訓練,大三開始一路擔任「幼獅張」、「電話張」、「工廠張」等等協談諮商方案,也在台大醫院服務特殊的病童。畢業之後,就投入台北市社會局從事七年社工,參與了青少年服務和少輔的業務,全力以赴,樂此不疲。

毅力–葛執行長為何轉進幼教。在一次偶然機會中,發現保姆居然帶著自己托顧的小孩去工地打工,乃辭去工作,想說如果可以帶著自己的小孩,又能兼顧工作,該有多好。於是興起自己辦起安親班的念頭,開始一連串取得證照與資格的努力過程,一步一步從輔大兒童與家庭研究所,到目前在台師大人類發展所博士班取得候選人的資格。這當中從經營托嬰、安親班、幼兒園、出版社、基金會一路發展上來,也經歷許多事業經營上的困難與挫折,但始終基於社工正向思考以及與人為善的信念,目前在大陸已經擁有60幾家直營與加盟的幼兒園,同時在國內也經營了10家的非營利幼兒園,實在是社工轉入幼教的創新典範。

有愛–葛執行長如何看待自己和別人的小孩。就是因為愛自己的小孩,葛執行長才投入幼教;又因為是社工出身,所以總能從社工角度經營不一樣的幼教機構。例如她不看重成績、關心兒童的個別差異、重視與家長的溝通、聚焦班上弱勢與特殊的同學、再從這些同學延展出對家庭的協助,以及對於社區教育的推廣;尤其透過生命教育教材的編撰與普及,讓預防走在問題之前,讓品性更勝成績,也讓融樂的親子關係成為兒童成長過程的良藥與養分。葛老師的這些理念,就是自己小孩成長的氛圍與環境,更重要的是透過幼教的經營,讓這些理念走入更多小孩的家庭。

悅讀–葛執行長如何出版推廣生命教育。從「命運書」這本童書中,葛老師開啟我們對於兒童獨特觀點的重視,因為兒童看待世界的觀點是與大人如此不同;因此如果能夠理解兒童發展的階段與限制,如果我們能夠編製適當的童書,用小孩的語言教導他們認識世界與周遭的生活,那麼該是多美好的一件事。三之三基金會三十年前就投入生命教育繪本製作,這項堅持的理想,終於在2000年時得到政府政策的鼓勵,如今運用童書推廣生命教育,更是一件葛老師心中的另一志業。

九十分鐘一席話,見證了葛老師的一生,四個故事的主軸:勇氣、毅力、有愛、和悅讀,讓我們看到社工如何與幼教相遇。在怡伶發問的眼神中,我看到滿滿的感動;而在芊儀園長的眼中,我也看到她對媽媽的感佩,以及成長中融樂親子關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