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在地論壇(10)--劉銘和李淑楨談「人生逆轉勝」



社科院在地論壇(10)–劉銘和李淑楨談「人生逆轉勝」

在社工系劉素芬老師的安排,以及社科院USR計畫的贊助之下,三月8日下午在三峽校區,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演講,而且是「劇中夫妻」雙人一起演講。一位是社會勵志的偶像–劉銘,一位正是他的劇中夫人,曾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魯冰花)的李淑楨。當「偶像」遇見「明星」,果然教室爆滿,還有同學翹課來聽,過程中兩位來賓分享「面對不能的選擇,才能人生逆轉勝」;在心酸、淚水、疼惜、奮發、成就、激勵、啟發、以及溫馨的心情轉折中,最後大家充滿了內心的感動,也帶來豐富的能量,準備以劉銘和李淑楨的成長為鏡,投射內在,檢視自我,尋求意義,面對人生。

劉銘三歲罹病,父母用盡方法,仍無法治癒身體的障礙,不得已在9歲時被送進廣慈博愛院,從此在廣慈待上13年,這期間他從照護阿姨的口中知道,有許多小孩再也看不到父母親的背影,因為他們終生將被家人遺棄在育幼院之中。然而,劉銘的父親從小給他三句話,不斷的叮嚀囑咐,而他也努力的實踐,從此影響了他的一生:就是「獨立勇敢、相信自己、笑比哭好」。簡單的三句話,對每個人都受用,但是對於一位重度身障的他,無法上下輪椅、右手無法舉高、甚至如廁都需要別人協助,睡覺也無法翻身,為了這三句話,他可是吃盡了苦頭,但也是父親的這三句話,讓他的人生能夠逆轉勝。

三十歲時,劉銘終於有機會在警察電台擔任節目主持人,這是一個專門服務社會弱勢者的節目,同時也投入廣青文教基金會的工作,培訓身障者進行口語表達與訓練,也是歷年榮獲廣播金鐘獎中的唯一身障者。劉銘認為「不幸是一所大學、苦難是最好的老師」,他從小就在這個特別的「大學」中成長,也一直有一位最好的老師叫「苦難」,因此造就他不凡與特殊的人生。105年大愛電視台並將劉銘的故事拍成連續劇,特別的是由劉銘「自己演自己」,也創下台灣電視史上首位輪椅素人演員擔任男主角的紀錄,並且演了23集之多。另外更特別的是,劉銘並將身障者組訓成「混障綜藝團」,將失業但是具有才藝的身障朋友組織起來,不僅empower了身障者,也透過到各地的巡迴公演進行生命教育,成為另一項台灣之光,「混障綜藝團」也因此於九十九年榮獲「法鼓山 2010關懷生命獎 」團體首獎,也從成立時一年只有10幾場的表演,到如今一年已有150場次的表演能量,令人刮目相看。

從劉銘的童年與成長談「人生逆轉勝」,自然可以理解。只是曾經令人羨慕的童星、台大社工系畢業、又得過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長相甜美的李淑楨,為何還需要談「人生逆轉勝」?今天不來現場聆聽,肯定令人費解。

從小我們能夠不上學、能夠放假,總是最讓我們學生高興的事,只是對於四歲就開始拍戲,長期擔任童星的李淑楨而言,上學才是她的夢想,她一直是一位最想上課的學生。記憶中,她因為長期配合拍戲,無法正常上課,最常時間有過九年的斷續缺課,到最後還由教育局來文,說明再不上課就要被退學了。也因為這樣,她一直沒有固定的同學和朋友,她不認識同學,同學也從來不認得她,同學會也從來沒有參加過。

又因為,小時候拍戲的劇情經常是悲苦的童年,她總是在哭喊、跌倒、追車、受傷的劇情中,加上個性負責,不認真演,劇組人員就不能收工,總是配合劇情需要扮演這些令人揪心的場面,導致身上留下許多拍片的傷害。但因為家庭的經濟需要,導致她必須無止盡的接片,以支持家中的大量債務。甚至到了大學時代,她仍是參加演戲之餘,仍需要打工,只因為自己對於演戲藝術的執著,就是不去接庸俗的連續劇、商業性的廣告、以及出賣自我的談話性節目,因此只好努力賺辛苦的錢。還記得大學時一個月賺個17,000元,自己留下5000元省吃儉用,其餘都奉獻給家裡了。

在演講中,也展示了幾年前李淑楨在韓國首爾獲得電視台大獎的致詞,大家都看到淑禎英文表達的流利,更重要的是她為台灣爭光的用心與努力,依稀還記得當時她提到:台灣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嶼,但是我們真的很拼命的在努力。這些談話,令人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演講最後,劉銘和李淑楨舉了股市大亨巴菲特兒子的話作為結語。記者問他,你已經有了這麼多財富,你的人生目標還需要甚麼?回答是:我要努力讓自己值得這些擁有。最後劉銘也給了我們他的結論,就是努力做個好人、行有餘力、幫助他人。謝謝劉銘和李淑楨,用他們成長的經驗當成我們的借鏡,人生不再嘆氣,「獨立勇敢、相信自己、笑比哭好」。